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一中高三一模理综物理试题(3月模拟)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2901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8

1.单选题(共5题)

1.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2.
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缓慢拉开B的过程中,水平力F不变
B.物体A所受细绳的拉力一定变大
C.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变大
3.
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地球同步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地球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高度为10354千米,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在这个高度上,卫星沿轨道旋转一周的时间为6小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
B.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
C.如果某一时刻中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经过6小时它们仍在同一直线上
D.在中轨道卫星经过地面某点的正上方24小时后,该卫星仍在地面该点的正上方
4.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B.爱因斯坦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5.
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 )
A.增大R1的阻值B.增大R的阻值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D.断开电键S

2.选择题(共3题)

6.按规律填数.
7.按规律填数.
8.按规律填数.

3.多选题(共3题)

9.
在水半地面上固定有AB两个带电最均为+Q的点电荷,在过AB中点O的中垂面内固定有一根长为L的光滑绝缘细杆CD,且OC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到O点的距离与C点到O点的距离均为dOCOD。在杆的顶端C处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金属圆环,由静止释放金属圆环后,它会沿杆向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于金属圆环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圆环沿杆运动的速度一直增大
B.金属圆环经过杆中点时的加速度大于
C.金属圆环运动到杆中点处的电势能最小
D.金属圆环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10.
如图所示,从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界上O点以相同的速率射出三个相同粒子a、b、c,粒子b射出的方向与边界垂直,粒子b偏转后打在边界上的Q点,另外两个粒子打在边界OQ的中点P处,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粒子a与b射出的方向间的夹角等于粒子b与c射出的方向间的夹角
C.两粒子a、c在磁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三个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O点的连线构成一个菱形
11.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含纯油酸6mL,且1mL溶液为75滴。现取l滴溶液滴入浅水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描绘出油酸膜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cm的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油酸膜的面积约为110cm2
B.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7.3×10-10m
C.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应将滴管移到水面中央挨着水面处滴入溶液
D.若某次实验中数油膜面积时将不足一格的也都按一格计算,其结果一定偏大
E.若某次实验中油酸未完全分散开就绘制轮廓线,计算的结果一定偏大

4.填空题(共1题)

12.
位于坐标原点O处的波源产生一个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脉冲波,波速v=20m/s。已知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0m处,如图所示。若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图可知振源只振动了_____s,再经____s波刚好传播到x=20m处,t=0时刻后x=8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___cm。

5.解答题(共4题)

13.
如图所示,往光滑的水平而上有M=2kg的长木板,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B,长木板的左上端恰与一个固定在紧直面内半径R=1.25m的光滑圆弧底端平齐,现将一个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从圆弧最高点由静止滑下。己知物体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物体B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A刚滑上长木板时对物体B施加一大小为I=1N·s、方向向左的瞬时冲量,结果两物体在长木板上恰好不相撞。取g=10m/s2,求:

(1)全程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2)长木板的长度。
14.
如图所示,长L1=1.0m,宽L2=0.50m的矩形导线框,质量为m=0.20kg,电阻R=2.0Ω,其正下方有宽为HH>L2),磁感应强度为B=1.0T,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现在,让导线框从下边缘距磁场上边界h=0.70m处开始自由下落,当其下边缘进入磁场,而上边缘未进入磁场的某一时刻,导线框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值。求:⑴导线框上边缘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⑵从开始下落到导线框下边缘到达磁场下边界过程中,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
15.
绝热气缸A和导热气缸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由钢性杆连接的两个等大活塞封闭着两部分体积均为V的理想气体,此时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0相同,气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T0也相同。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为常量且>0。现给气缸A的电热丝通电,当电热丝放出的热量为Q1时气缸B的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若加热过程是缓慢的,求:

(1)气缸A内气体的压强;
(2)气缸B在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2
16.
光纤公司规定光纤内芯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在抽制光纤时为检测材料是否合格,将样品材料用模具制成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如图所示。再用一束可以转动的光束OC沿截面半径射向材料的O点,当≤45°时屏上只有一个光点,就说明材料合格。

(1)写出质检人员推断的原理;
(2)写出公司规定“光纤内芯的玻璃材料折射率大于等于”的原因。

6.实验题(共1题)

17.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到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末端有绳套,将弹簧秤挂在绳套上,拉动细绳,进行实验,关于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该始终处于两细绳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位置;
C.用弹簧秤拉动时,应保持弹簧秤与水平木板良好接触;
D.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将橡皮条与绳子的节点拉到相同位置;
 
E.只需要记录下两个弹簧秤一起拉动时细绳的方向,秤的示数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确定。
(2)某同学在进行本次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先用两个弹簧秤成角度的将橡皮筋拉长至O点(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左侧弹簧秤拉动方向不变,并缓慢的加大拉力,为了维持O点位置不变,β需要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右侧弹簧秤示数也会随之变化,变化情况为: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