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268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9

1.单选题(共9题)

1.
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2.
如图所示,一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某小物块恰好能沿该斜面体的斜面匀速下滑,此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1 ,若用一不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推小物块,使小物块加速下滑,此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2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 1 =0,f 2 =0
B.f 1 =0,f 2 ≠0
C.f 1 ≠0,f 2 ≠0
D.f 1 ≠0,f 2 =0
3.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圆心为O、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原长为R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圆环的最高点A,下端系有一个套在环上且重为G的小球P(可视为质点).若小球静止时,OP两点的连线恰好水平,且弹簧的形变未超出其弹性限度,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G/RB.G/R
C.(2+)G/RD.(2− )G/R
4.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反
C.质点可能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但最小速度不为0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5.
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B.
C.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D.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6.
如图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4mm,开始AB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AB的加速度分别为(  )
A.aAgaB=5gB.aAaBg
C.aAgaB=3gD.aA=0,aB=2g
7.
在一斜面顶端,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动能与乙球落至斜面时的动能之比为(    )
A. 2:1 B. 4:1 C. 6:1 D. 8:1
8.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
A. 2:1 B. 4:1 C. 8:1 D. 16:1
9.
如图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4mm,开始A、B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运动.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中,物块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
A.aAgaB=5gB.aAaBg
C.aAgaB=3gD.aA=0,aB=2g

2.多选题(共4题)

10.
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 )
A.小球对斜劈的压力逐渐减小
B.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逐渐减小
D.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不变
11.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D.当某次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竖直光滑圆环A的半径为r,固定在质量为2m的木板B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表面光滑的竖直挡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止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C. 现给C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C会在环A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C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下面关于初速度v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正确的是(    )
A.最小值为B.最大值为
C. 最小值为
C.最大值为
13.
2017年11月8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离码头,开始了第34次南极考察之旅。“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由我国驶向南极的过程中,经过赤道时测得某物体的重力是;在南极附近测得该物体的重力为。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引力常量为。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海水的密度和船的总质量均不变,由此可知(  )
A.“雪龙号”考察船在南极时的吃水深度与在赤道时相同
B.“雪龙号”考察船在南极时的吃水深度比在赤道时大
C.地球的密度为
D.当地球的自转周期为时,放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物体不再对地面有压力

3.解答题(共3题)

14.
可爱的企鹅喜欢在冰面上玩游戏,如图所示,有一企鹅在倾角为 37°的倾斜冰面上,先以加速度 a=0.5m/s2 从冰面底部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向上“奔跑”,t=8s 时,突然卧倒以肚皮贴着冰面向前滑行,最后退滑到出发点,完成一次游戏(企鹅在滑动过程中姿势保持不变)。已知企鹅肚皮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5, sin37°=0.60,cos37°=0.80,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求:

(1)企鹅向上“奔跑”的位移大小;
(2)企鹅在冰面向前滑动的加速度大小;
(3)企鹅退滑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5.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木板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间紧密接触,每个木板质量M=0.6kg,长度l=0.5m。现有一质量m=0.4kg的小木块,以初速度v0=2m/s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µ1=0.3,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2=0.1,重力加速度g="10" /s2。求:

(1)小木块滑上第二个木板的瞬间的速度?
(2)小木块最终滑动的位移。(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
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为2 m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和长度可调的水平直轨道BC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0.2 kg的小球从A点无初速释放,经过圆弧上B点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3.6 N,小球经过BC段所受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PC两点间的高度差为3.2 m。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小球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球落点PB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求BC段的长度;
(3)小球落到P点后弹起,与地面多次碰撞后静止。假设小球每次碰撞机械能损失75%、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相等,求小球从C点飞出到最后静止所需时间。

4.实验题(共1题)

17.
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子和砂桶的质量。

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或保证实验条件是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F.拉小车的两根细线必须都与木板平行
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