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关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力 |
B.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
C.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没有反作用力 |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 |
3.
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
4.
一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F1=1N、F2=7N、F3=9N | B.F1=8N、F2=2N、F3=11N |
C.F1=7N、F2=1N、F3=5N | D.F1=10N、F2=10N、F3=1N |
5.
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9m,B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是( )

A. 3s
B. 5s
C. 7.5s
D. 8.5s

A. 3s
B. 5s
C. 7.5s
D. 8.5s
6.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3个力,B受4个力 | B.A受4个力,B受3个力 |
C.A受3个力,B受3个力 | D.A受4 个力,B受4个力 |
2.选择题- (共2题)
10.按规律填数.
15,20,{#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
3,5,{#blank#}5{#/blank#}、9,{#blank#}6{#/blank#}、13,{#blank#}7{#/blank#}
2,5,{#blank#}8{#/blank#}、11,{#blank#}9{#/blank#}、{#blank#}10{#/blank#}、20
3.多选题- (共4题)
11.
A、B两只小球在空中某处,现同时以10m/s的速率抛出,A竖直上抛,B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当它们落地时,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C. 它们落地时间相差4 s
D. 它们都在空中运动时,每秒钟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20 m
A. 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当它们落地时,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C. 它们落地时间相差4 s
D. 它们都在空中运动时,每秒钟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20 m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两个小物块,它们中间有细线连接。已知m1=3kg,m2=2kg,连接它们的细线最大能承受6N的拉力。现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或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为保持细线不断,则


A.F1的最大值为10N |
B.F1的最大值为15N |
C.F2的最大值为10N |
D.F2的最大值为15N |
13.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悬一滑轮,跨过滑轮的细线两端系有A、B两重物, mB=2kg,不计线、滑轮质量及摩擦,则A、B两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示数可能为:(g=10m/s2)( )


A.40N | B.60N | C.80N | D.100N |
14.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随与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 s 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 渡河全过程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 船在航行中最大速度是5 m/s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 s 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 渡河全过程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 船在航行中最大速度是5 m/s
4.解答题- (共4题)
15.
2016年7月7日,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我国,云南西部和南部、江淮中部等多地出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上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
;
,轿车在与货车距离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
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轿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
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3)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
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
的加速度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1)轿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

(3)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


16.
小汽车正前方x处有一辆正在以速度v0行驶的载重卡车,此时小汽车因有急事需追赶载重卡车,于是立即通知载重卡车司机以加速度a1做匀减速运动,同时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试求小汽车需多长时间可追上载重卡车.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小汽车追上载重卡车时,有
a2t2=x+(v0t-
a1t2),由此可求得小汽车追上载重卡车所需的时间t.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只需列出方程即可).


17.
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劈放在水平面上,劈的斜面光滑且倾角为30°,如图所示.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绳与斜面的夹角为30°,求:

(1)当劈静止时绳子拉力为多大?
(2)若地面对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劈的支持力的k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k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当劈静止时绳子拉力为多大?
(2)若地面对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劈的支持力的k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k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8.
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
5.实验题- (共3题)
19.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
下面是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如图为利用实验记录的结果作出的图,则图中的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和F2的等效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如果某同学实验中测出F1>F2的同时,用量角器测量出F1和F2的夹角为75°,然后做出如下的几个推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将F1转动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合力F的方向不变
B.将F2转动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合力F的方向不变
C.保持F1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将F2逆时针转动30°,可以使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D.只有保持F1和F2的大小不变,同时转动一定的角度,才可能使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1)如图为利用实验记录的结果作出的图,则图中的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和F2的等效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如果某同学实验中测出F1>F2的同时,用量角器测量出F1和F2的夹角为75°,然后做出如下的几个推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将F1转动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合力F的方向不变
B.将F2转动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合力F的方向不变
C.保持F1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将F2逆时针转动30°,可以使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D.只有保持F1和F2的大小不变,同时转动一定的角度,才可能使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他按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在不悬挂小吊盘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使小车能牵引纸带沿长木板向左做匀速运动。然后将一定数量的砝码(其总质量为m)放入小吊盘中(小吊盘质量不计),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理想纸带,并在纸带上标出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以后每次实验将小吊盘中部分砝码移到小车中,保持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一定,重复实验多次,并计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以每次实验中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为横坐标,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a-F关系图线。图乙图线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小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3)若该同学所作出a-F关系图线,直线部分斜率为k,则小车质量M=________。

(1)该同学以每次实验中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为横坐标,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a-F关系图线。图乙图线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小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3)若该同学所作出a-F关系图线,直线部分斜率为k,则小车质量M=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