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则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
B.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运动了3 m |
C.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
2.
一质点沿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
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 |
D.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 |
3.
一个沿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图像OA段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AB段表示物体静止 |
B.图像AB段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在0—3s内和6—9s内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D.在6—9s内与9—12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
4.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给我们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如图所示是兔子和乌龟在比赛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即x-t)图象,它们的起点和终点相同,由图可知( )


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时刻出发的 |
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t2、t4时刻的速度相等 |
C.乌龟做的是直线运动,兔子是沿折线运动的 |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x3到达终点 |
5.
如图,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处于静止,若水平力F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一定增大 | B.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C.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 D.水平面对斜面的弹力一定增大 |
7.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 | B.F1=F2<F3 | C.F1=F3>F2 | D.F3>F1>F2 |
8.
民间艺人用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
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 )

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
C.f1向上、f2 向上,且f1=f2 |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1题)
14.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32t-4t2(s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1 s末汽车的速度为28m/s | B.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4 m/s |
C.t=5 s时汽车的位移为64 m | D.汽车做减速运动,运动的加速度为-4 m/s2 |
4.解答题- (共4题)
16.
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0m/s和V乙=3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
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

17.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
,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100
的物体,问:

①重力沿斜面下滑方向的分力多大?
②重力沿斜面垂直方向的分力有多大?
③如果物体静止不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④如果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让物体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①重力沿斜面下滑方向的分力多大?
②重力沿斜面垂直方向的分力有多大?
③如果物体静止不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④如果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让物体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5.实验题- (共2题)
19.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步骤有________。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完善以上步骤以后,请你将操作步骤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
D.取下纸带,断开电源 |
F.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完善以上步骤以后,请你将操作步骤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
20.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 |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