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到达最低点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运动到D,且C点很靠近D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
C.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
D.甲球最先到达D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点 |
2.
一根自由长度为10c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P.在P上再放一个质量是2m的物块Q.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4cm,如图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Q,物块P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弹簧的最大长度是( )


A.9cm | B.10cm | C.11cm | D.12cm |
3.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中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此波的传播速度为v=4 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
B.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T=1.0 s |
C.x=1.0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5cos(4πt) cm |
D.x=1.0 m处质点在0~2.5 s内通过的路程为50 cm |
4.
光滑的水平面叠放有质量分别为
和
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
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像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小球在
间做简谐运动,
是平衡位置.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 |
B.小球经过![]() ![]() |
C.小球从![]() ![]() |
D.小球从![]() ![]() |
6.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时,辐射出光子
;当氢原子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时,辐射出光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 ![]() |
B.光子![]() ![]() |
C.![]() ![]() |
D.在同种介质中,![]() ![]()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3题)
10.
两列简谐横波I和Ⅱ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的波速大小相等,振幅均为5cm。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如图所示,x=—1cm和x=1cm的质点刚开始振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I、Ⅱ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2:1 |
B.t=0时刻,P、Q两质点振动的方向相同 |
C.两列波将同时传到坐标原点O |
D.坐标原点始终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l0cm |
11.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从t=0开始经0.15 s,x="40" 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 m |
C.接收器在t = 1.8 s时才能接受到此波 |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2 Hz |
12.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该波的周期是0.10 s |
B.该波的传播速度是40 m/s |
C.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
D.t=0.1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
E.从t=0 s到t=0.1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
4.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物体 B 、 C 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栓接,将它们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 D,物体 C 靠在挡板 D 上。将质量也为 m 的物体 A 从斜面上的某点由静止释放,A 与 B 相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k;
(2)若 A 与 B 相碰后粘连在一起开始做简谐运动,当 A 与 B 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C 对挡板 D 的压力恰好为零,求 C 对挡板 D 压力的最大值;
(3)求(2)情况下,A由静止释放的点与A、B相碰点间的距离?



(1)弹簧的劲度系数 k;
(2)若 A 与 B 相碰后粘连在一起开始做简谐运动,当 A 与 B 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C 对挡板 D 的压力恰好为零,求 C 对挡板 D 压力的最大值;
(3)求(2)情况下,A由静止释放的点与A、B相碰点间的距离?
14.
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L,做简谐运动,C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与C相距为x,C、D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摆球A到右侧最大位移处时,小球B从D点以某一速度匀速地向C点运动,A、B二球在C点迎面相遇,A、B两球可视为质点,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摆球A的运动周期
(2)小球B的速度大小v。

(1)摆球A的运动周期
(2)小球B的速度大小v。
15.
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过
后,其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
(
)如果波是沿
轴正方向传播的,且周期
,则波的速度为多少
.
(
)如果波是沿
轴负方向传播的,且周期
满足
,则波的速度为多少
.

(




(






5.实验题- (共1题)
16.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①用
表示单摆的摆长,用
表示单摆的周期,重力加速度
__________.
②实验时除用到秒表、刻度尺外,还应该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
的细线
B.长约
的橡皮绳
C.直径约
的均匀铁球
D.直径约
的均匀木球
③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应采用图__________中所示的固定方式.
④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⑤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但忘记在图中标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你认为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选填“
”、“
”、“
”),若图线斜率为
,则重力加速度
__________(用
表示).

⑥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
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
次全振动的时间.


①用



②实验时除用到秒表、刻度尺外,还应该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

B.长约

C.直径约

D.直径约

③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应采用图__________中所示的固定方式.
④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

⑤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但忘记在图中标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你认为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选填“







⑥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