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关于热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低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
B.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 |
C.1 kg 0 ℃的水比1 kg 0 ℃的冰具有更多的分子势能 |
D.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只要再知道油的摩尔质量,就能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
2.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


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增大 |
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 |
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 |
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减小 |
3.
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它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字形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竖直轴OO′ 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右边是和左边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圆形白纸片.当用平行白光垂直照射这两个圆面时,关于此装置开始时转动情况(俯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逆时针方向转动 | B.顺时针方向转动 | C.都有可能 | D.不会转动 |
2.多选题- (共4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扩散运动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
C.钍衰变成氡![]() |
D.氡的半衰期是3.8天,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之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200 J,同时从外界吸收120 J的热量,则它的内能增大80J |
B.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 > 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 |
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处于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处于状态B时的温度是600 K |
B.气体处于状态C时的温度是300 K |
C.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C过程气体内能一直增大 |
D.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过程气体放热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将变大 |
B.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先增大后减小 |
C.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 |
D.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
3.解答题- (共3题)
8.
如图是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示意图,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0 ,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 。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0=300 K升至T1=360 K。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T1=360 K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T1=360 K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9.
如图所示,在温度为27 ℃、大气压为p0=105 Pa的教室里,有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密闭性良好,质量不计,横截面积S=100 cm2,离气缸底部距离L1=0.6 m。现将此气缸移至温度为-53 ℃的冷冻实验室中,并在活塞上方放置一质量为m=10 kg的铅块。冷冻实验室中气压也为p0=105 Pa。(取g=10 m/s2),求:

(1)在冷冻实验室中,活塞稳定时距气缸底部的距离
;
(2)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且在教室时气缸内气体内能为U1=45 J。已知在教室中稳定状态到实验室稳定状态变化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W=250 J,求此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

(1)在冷冻实验室中,活塞稳定时距气缸底部的距离

(2)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且在教室时气缸内气体内能为U1=45 J。已知在教室中稳定状态到实验室稳定状态变化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W=250 J,求此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
10.
如图,粗细均匀U型玻璃管,高H=100 cm,横截面积S=1 cm2,管内水银柱高h=50 cm,现将左侧上端封闭,右端通过忽略粗细的软管与体积为V=9.95 L的导热容器相连接。设空气温度为27 ℃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开始时容器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空气视为理想气体)

(1)将容器开口与真空泵相接,抽气一段时间后达到真空,问U型管左侧的水银将下降多少。
(2)现用打气筒(图中未画出)向抽成真空后的容器充气,每打一次可将压强为2p0、温度为−3 ℃、体积为1.5 L的空气压缩到容器内,需要打几次气才能使U型管中水银恢复到初始状态。

(1)将容器开口与真空泵相接,抽气一段时间后达到真空,问U型管左侧的水银将下降多少。
(2)现用打气筒(图中未画出)向抽成真空后的容器充气,每打一次可将压强为2p0、温度为−3 ℃、体积为1.5 L的空气压缩到容器内,需要打几次气才能使U型管中水银恢复到初始状态。
4.实验题- (共1题)
11.
(1)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滴管吸取浓度为
的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两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20 mm×20 mm 。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m2,2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m3,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m(所有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______。


(2)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
B.使用了纯油酸溶液 |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
D.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计了10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