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
B.《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 |
C.《鱼我所欲也》——《孟子》——孟子及其门人——春秋时期 |
D.《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
2.字词书写- (共2题)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①?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泣新亭:东晋初年,从洛阳逃到江东的文士,空闲时常到新亭(在今南京市)饮酒赋诗。他们谈到半壁河山沦亡,往往相对而泣。王导(当时丞相)训斥他们:“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小题1】诗歌首联中“燕然未勒”意思是________,运用的艺术手法是________。
【小题2】回忆你所学习的关于律诗的知识,联系全诗所抒发的感情,诗句“双鬓向人无再( )”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是( )
A.黑 | B.白 | C.青 | D.活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②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③以一少牢④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⑤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⑥,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⑦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矢:箭。③从事:一般属官。④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⑤仇雠(chóu):仇敌。⑥伶官:在宫廷中有官职的戏人。⑦一夫:一人。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
及凯旋而纳之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
B.劳: 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
C.遗: 吾有三遗恨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D.亡: 逸豫可以亡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庄宗能做到“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最后落到“不知所归,何其衰也”是因为____________。(结合乙文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小题5】乙文告诉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道理。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要争气不要斗气
徐文秀
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有的人曾家境贫寒、出身低微,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然而刻苦努力、一路打拼,最终靠苦学苦干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在学习、工作上曾落后于人,事不遂愿,然而卧薪尝胆、奋发作为,结果弯道超车,令人刮目相看。
懂得争气、努力争气的人,血是热的,心是澎湃的,生命是年轻的,如破土小草茁壮地生长,似破茧之蝶顽强地展翅,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当年鲁迅先生对笔下的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俗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阿Q的“可恨之处”便是不争气。
人,应该争气、必须争气。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来到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想踏踏实实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轰轰烈烈干几件争光添彩“长脸儿”的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正是冲着有外国人称“能够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的挖苦,顶着重重压力,用不到4年的时间建成了原计划6年完工的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国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还有当年曾经让无数国人扬眉吐气的女排姑娘,以漂亮的“五连冠”打出了国威,赢得了尊严,等等。这些早已成为我们“集体记忆”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争气的意义和价值。
人靠什么争气?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干出来的。争气实际上争的是志气和骨气,最终还得靠本事和本钱,靠实力和实干。越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遭人歧视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受制于人的时候,越需要争气。干出了成绩,取得了成功,就是最有力的争气。
真正懂得争气、学会争气的人,是不会也没必要去斗气的。斗气就是赌气、撒气、怄气,往往你争我斗说气话、发脾气。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贬损他人,伤人面子又伤人里子;或互不相让,“顶”在那里“掰手腕”,非得争高低、论输赢、决强弱;或图自己一时痛快,“撂挑子”“卸担子”,等等。“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赌气、撒气、怄气,或许能解一时心头之气,实际上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大叹“既生瑜何生亮”,结果斗气而亡。眼下,一些人“路怒”开斗气车,也常常因一时之怒而酿成大祸,教训惨重。斗气好比蜜蜂蜇人,“把整个生命拼在对人的一刺之中”。赌气堵的是自己的路,斗气伤的是自家的命。人可以较真不可以较劲,可以红脸不可以翻脸,斗气就是在较劲和翻脸。
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要争气,不要斗气。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小题2】争气和斗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小题3】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请谈谈你对画线句子“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的理解。
6.语言表达- (共1题)
批评有多种,一种是不痛不痒的,讲点鸡毛蒜皮的问题,无关宏旨,不伤和气;一种是和风细雨的,用词委婉,语调平缓,不动筋骨;一种是一针见血的,意见尖锐,直指痛处,不留情面。平心而论,听得进前两种批评不难,难的是能听得进、容得下尖锐批评。因为这种批评可能会声色俱厉,不留余地,可能会言语过激,有失分寸,很容易使人面红耳赤,难堪窘迫,下不来台。但忠言逆耳往往指的就是这种批评,即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它真正能使我们进步,给事业带来帮助。
A.要听得进尖锐批评 | B.批评要讲究方式 |
C.批评要不留情面 | D.批评有多种多样 |
7.作文- (共1题)
泥人和木人在河边玩,木人调皮的向泥人泼水,泥人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没命地喊着:“杀人啦,救命呀!”木人生气地说:“你这个人很难相处啊,泼一点水在身上算得了什么?怎地喊杀人、救命呀?没意思!”两人走到篝火前,泥人抱起木人就往火边放,木人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喊道:“杀人啦,救命呀!”泥人赶快抱离篝火,不理解的说:“你这个人也太难相处了,怕你冷,抱你烤烤火,喊什么杀人、放火呀?没意思!”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8.其他- (共1题)
①有人说,“百味不如读书味,回味无穷数读书”。②读书之所以可以让百味甘拜下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因此,这种满足和愉悦是可持续的、永久的。③一顿美食只能解决一日三餐的三分之一,而人可以铭记并受用一部好书一辈子。④因此,人们对饱食终日的饕餮(tāo tiè)之徒嗤之以鼻,而对囊萤映雪的读书之人却每每肃然起敬。
(1)第②句中有一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第③句句式不协调,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