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荣超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7826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9

1.单选题(共3题)

1.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线悬挂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光滑的钉子O′,把小球拉到与O′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摆线被钉子拦住,如图所示.将小球从静止释放.当球第一次通过最低点P时(   )
A.小球速率突然减小
B.小球角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
D.摆线上的张力突然增大
2.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C.库仑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D.牛顿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3.
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束速率各不相同的质子沿直径AB射入磁场,这些质子在磁场中
A.所有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
B.所有质子均从AB下方离开磁场
C.速度越大的,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D.速度越大的,速度的偏转角越小

2.多选题(共4题)

4.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相互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
A.星球A的质量一定不大于星球B的质量
B.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小于星球B的线速度
C.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总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D.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5.
如图所示是示波器原理图,电子被电压为U1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射入电压为U2的偏转电场,离开偏转电场后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P点与O点的距离叫做偏转距离,偏转电场极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为了增大偏转距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大U1B.增大U2C.增大LD.增大d
6.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连接一个平行板电容器C和电阻R,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于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示磁感应强度方向为正),MN始终保持静止,则0~t2时间(    )
A.电容器C的电荷量大小始终没变B.电容器C的a板先带正电后带负电
C.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始终没变D.MN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7.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  )
A.星球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
C.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D.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3.填空题(共1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B.雨水没有透过伞布是因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没有引力
D.一定质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E.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机械功是可能的

4.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C相距l=1.0m。物块A以速度v0=10m/s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的速度v=2.0m/s。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A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m/s2

(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
(2)如果ABC碰撞粘在一起运动,求出K的值;
(3)如果ABC的碰撞是弹性碰撞,求出K的值,以及碰后AB的速度;
(4)根据ABC的碰撞过程分析k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10.
如图所示,M、N是直角坐标系xOy坐标轴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M(0,L)和N(2L,0)。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从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进入第一象限。若第一象限内只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当电场强度大小为E时,粒子恰好通过N点;若第一象限内只存在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粒子也会通过N点。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带电粒子初速度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11.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从状态A→B→C→A的p—V图象,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300 K,求:

①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摄氏度?
②气体从状态A沿图中实线到状态B、再到状态C,整个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为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其中第“1”点先打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9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4)物块在加速阶段,如果以(其中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图象,得到图象的斜率为k,则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