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2.
国庆收假期间,小茗同学早上 8:00 乘车从广元出发返回学校,行驶了170km 后到达学校门口的停车场,用时 2小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经过某一条减速带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 |
B.题中的 170km 指的是位移 |
C.题中的 8:00,2小时指的是时间 |
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汽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率 |
3.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B.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
C.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
4.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 与时间t的关系为v=4+2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加速度大小为 4m/s2 |
B.任意相邻 1s 内的位移差为 2m |
C.任意 1s 内速度增量为 4m/s |
D.t="2s" 内的位移大小为 16m |
6.
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硬币,跳伞运动员比硬币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硬币的作用,g=10m/s2) ( )
A.1s | B.2s | C.![]() | D.![]() |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静摩擦力 |
D.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
8.
当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 )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可能也要变大 |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 |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 |
9.
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两物体恰能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斜面C静止不动,则( )


A.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
C.C受到A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
D.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
10.
如图所示,一物块放在一块水平木板上,现抬起木板的一端,使木板由水平缓慢变为竖直。在这一过程中,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逐渐增大 |
B.摩擦力逐渐减小 |
C.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
D.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11.
如图所示,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一重物,当人向右跨出一步后,人与重物仍保持静止,则 (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不变 |
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
12.
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为Ff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 ( )


A.Ff不变,FN不变 |
B.Ff增大,FN不变 |
C.Ff增大,FN减小 |
D.Ff不变,FN减小 |
2.多选题- (共6题)
1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2m/s2,a乙=-3m/s2,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速度变化得快,乙速度变化得慢 |
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 |
C.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 |
D.甲的速度变化小,乙的速度变化大 |
1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
B.乙在 40s 内一定能追上甲 |
C.甲一直比乙运动得快 |
D.在乙追上甲之前,t="20" s 时甲乙相距最远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


A.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Mg |
B.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
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 |
D.A与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19.
如图所示,某人用手握住一个油瓶使其始终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
B.手握得越紧,油瓶与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 |
C.不管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
D.油瓶受到的摩擦力必须大于其重力才能静止 |
3.填空题- (共1题)
20.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在站台上车头旁观察,第一节车箱通过他历时2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10s。设各车厢长度相等,不计车厢间的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____节车厢。
4.解答题- (共2题)
21.
如图所示,质量为m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A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求:

(1)轻绳的拉力T;
(2)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

(1)轻绳的拉力T;
(2)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
5.实验题- (共3题)
23.
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

(1)图中纸带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m/s2;
(3)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cm。(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图中纸带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m/s2;
(3)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cm。(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24.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力的图,图中F1、F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最合理的,这幅图是______

(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

(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 |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相同 |
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 N,则合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增加1 N |
D.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 N,则合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增加2 N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