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3-5第十六章 第1节 实验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课时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633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1/11

1.单选题(共1题)

1.
关于“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要求碰撞一般为一维碰撞
B.实验中的不变量是系统中物体各自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C.只需找到一种情境的不变量即可,结论对其他情境也同样适用
D.进行有限次实验找到的不变量,具有偶然性,结论还需要实践检验

2.实验题(共4题)

2.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质量为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为H的小支柱上,O点到小球A球心的距离为L,小球释放前悬线伸直且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A释放后到最低点与B发生正碰,碰撞后B做平抛运动,小球A把轻杆指针OC推移到与竖直方向成夹角的位置,在地面上铺一张带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夹角不变,多次重复,在白纸上记录了多个B球的落地点(为已知量,其余物理为未知量)

(1)图中的x应该是B球所处位置到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需要测__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和碰撞前后B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把两个小球用等长的细线悬挂于同一点,让B球静止,拉起A球,由静止释放后使它们相碰,碰后粘在一起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测量A球被拉起的角度和两球碰撞后摆起的最大角度之外,还需测量______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才能进行验证,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关系式是________.
4.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半径相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先不放B小球,使A小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图中未画出)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小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小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小球和B小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如图乙所示,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锤所指的位置,M、P、N分别为落点的痕迹.未放B小球时,A小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____点.
    
甲 乙
(2)实验中可以将表达式转化为来进行验证,其中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可以进行这种转化的依据是________.(请你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A.小球飞出后的加速度相同
B.小球飞出后,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
C.小球在空中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小球在空中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从同高度平抛运动时间相同所以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
5.
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可以在气垫导轨上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阻力,滑块在碰撞前、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使实验的可靠性及准确度得以提高,在某次实验中,A、B两铝制滑块在一水平长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每隔0.4s的时间拍摄一次照片,每次拍摄时闪光的延续时间很短,可以忽略,如图所示,已知滑块A、B之间的质量关系是,拍摄共进行了4次,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A原来处于静止状态,设A、B滑块在拍摄闪光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10cm至105cm这段范围内运动(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

(1)根据闪光照片求A、B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
(2)根据闪光照片分析说明两滑块碰撞前后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不是不变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