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我国运动员刘翔在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50顺利夺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
C.平均速度大 |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
2.
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要领是( )
A.让同伴使纸带做匀速运动 |
B.打点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的速度增大而同步加快 |
C.使打点时节奏保持均匀不变 |
D.让同伴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 |
3.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许多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就为此特地做了一次实验,把10颗水球依序排成了一直线,还找来专家对着这排水球开枪,没想到结果却让不少人出乎意料,四个水球就可以挡住子弹了!若每个水球直径为15CM,子弹以800m/S的初速度在水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子弹恰好可以穿出第四个水球,以上数据不能确定( )


A.子弹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 |
B.子弹的加速度 |
C.子弹的平均速度 |
D.子弹的落地速度 |
5.
转篮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巧,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假设某转篮球的高手能让篮球在手指上(手指刚好在篮球的正下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篮球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篮球上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手指上 |
B.篮球上各点的向心力是由手指提供的 |
C.篮球上各点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 |
D.篮球上各点离转轴越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
6.
公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在病榻上为其毕生致力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印出的第一本书签上了自己的姓名。这部书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哥白尼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按照哥白尼上述的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对各行星的引力相同 |
B.土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 |
C.水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一年 |
D.木星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大 |
7.
在电影《飞屋环游记》中,主角用一簇气球使他的房子成功升空。小屋从地面静止出发匀加速运动,它加速上升到h处时,速度达到了v,不计小屋受到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绳对小屋的拉力等于小屋的重力 |
B.绳对小屋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小屋动能的增量 |
C.绳对小屋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小屋机械能的增量 |
D.绳对小屋的拉力和小屋重力对小屋做的总功等于小屋机械能的增量 |
8.
干燥的冬天开车门时手与金属车门之间容易“触电”,为了防止“触电”,在淘宝上出现了名叫“静电消除器”的产品,手持“静电消除器”与车体金属部分接触一下(如图所示),就可以防止“触电”。关于这一现象及这一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触电”现象是一种静电现象 |
B.“静电消除器”应该为导体 |
C.人体通过“静电消除器”与车体接触时,人体与车体上的电荷都被“静电消除器”吸收而消失了 |
D.人体通过“静电消除器”与车体接触时,人体与车体最终构成一个等势体 |
9.
静电喷涂时,被喷工件接正极,喷枪口接负极,它们之间形成高压电场。涂料微粒从喷枪口喷出后只在静电力作用下向被喷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其表面.图中虚线为涂料微粒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涂料微粒带正电 |
B.离工件越近,所受库仑力越小 |
C.电场力对涂料微粒做负功 |
D.涂料微粒的电势能减小 |
2.选择题- (共9题)
11.在图(a)、(b)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1、S2,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同;断开电键S1、S2,两电流表示数仍相同.下列关于电阻R1、R2和R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17.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18.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3.多选题- (共3题)
19.
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不一定越大 |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
20.
如图所示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甲波向右传,乙波向左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波的频率比乙波的频率大 |
B.两列波同时传到坐标原点 |
C.由于两波振幅不等,故两列波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
D.x=0.5c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向+y方向 |
21.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射线1为α射线 |
B.乙图中,用紫外光灯照射与验电器相连的锌板,发现原来闭合的验电器指针张开,此时锌板和验电器均带正电 |
C.丙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卢瑟福根据此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D.丁图为核反应堆示意图,它是利用了铀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
4.解答题- (共4题)
22.
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如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的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物品从A处无初速、等时间间隔地放到传送带上,恰好匀加速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随其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的距离L="9.0" m,物品在转盘上与转轴O的距离R =" 3.0" m,传送带的传输速度和转盘上与O相距为R处的线速度均为v="3.0" m/s,取g="10" m/s2。问:
(1)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
(2)物品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1
(3)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至少为多大?
(1)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
(2)物品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1
(3)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至少为多大?

23.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AB平齐,静止放于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上.一长为L=9cm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将细绳拉至水平,使小球在位置C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D时,细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为x=5cm.(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h;
(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

(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h;
(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
24.
如图所示,ABCD为一矩形区域,其中AB=3L/4,BC=L,其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E是BC边上的一点,BE=1L/4;MN是两金属板构成的一理想平行板电容器,N板正中央有一小孔,小孔正对AB边(略偏上);在MN之间,正对小孔的电容器中央位置有一粒子源,持续不断地产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正粒子(忽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粒子的初速度及重力,不考虑磁场的边界效应);当UMN=U0时,粒子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恰好打中D点。
(1)求这些粒子经电容器MN加速后的速度大小V0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电容器的电压连续可调,求粒子能从CB边上CE范围出射的电压范围(用U0表示)
(3)请在CE的右方设置一个或数个磁场区域,使得(2)问中从CB边上CE范围出射的粒子最终都从同一点平行AB向右射出所加磁场区域(不必阐述设计理由,只需画出或指出其范围、磁场大小和方向即可)
(1)求这些粒子经电容器MN加速后的速度大小V0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电容器的电压连续可调,求粒子能从CB边上CE范围出射的电压范围(用U0表示)
(3)请在CE的右方设置一个或数个磁场区域,使得(2)问中从CB边上CE范围出射的粒子最终都从同一点平行AB向右射出所加磁场区域(不必阐述设计理由,只需画出或指出其范围、磁场大小和方向即可)

25.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两光滑金属导轨相距L,放在水平绝缘桌面上,半径为R的l/4圆弧部分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水平直轨道在最低点相切,水平直导轨部分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末端与桌面边缘平齐。两金属棒ab、cd垂直于两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棒ab质量为2 m,电阻为r,棒cd的质量为m,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棒cd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棒ab从圆弧顶端无初速度释放,进入水平直导轨后与棒cd始终没有接触并一直向右运动,最后两棒都离开导轨落到地面上。棒ab与棒cd落地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3。求:

(1)棒ab和棒cd离开导轨时的速度大小;
(2)棒cd在水平导轨上的最大加速度;
(3)两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1)棒ab和棒cd离开导轨时的速度大小;
(2)棒cd在水平导轨上的最大加速度;
(3)两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5.实验题- (共2题)
26.
高中物理实验多次用到图示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测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用到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用到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D.探究力的合成规律可用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2)关于此装置平衡摩擦力的做法,下列正确的是(____)
A.应挂上重物
B.应把右端木板适当垫高
C.小车应连接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D.在小车中加重物后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测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用到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用到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D.探究力的合成规律可用此装置,需平衡摩擦力
(2)关于此装置平衡摩擦力的做法,下列正确的是(____)
A.应挂上重物
B.应把右端木板适当垫高
C.小车应连接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D.在小车中加重物后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