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0题)
2.综合题- (共4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北京哪一处著名的皇家园林?
(2)材料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北京哪一处著名的皇家园林?
(2)材料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事件?领导“变法维新”的是谁?
(2)材料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的事件以什么为主要阵地?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得出什么结论?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事件?领导“变法维新”的是谁?
(2)材料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的事件以什么为主要阵地?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得出什么结论?
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起航,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等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史称什么?
(2)1945年8月—10月,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什么重大活动?
(3)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什么?哪次战役摧垮了南京国民党政权?
(4)通过对以上历史的回顾,你有何感想?
(1)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史称什么?
(2)1945年8月—10月,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什么重大活动?
(3)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什么?哪次战役摧垮了南京国民党政权?
(4)通过对以上历史的回顾,你有何感想?
14.
1931﹣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事件是什么?揭开全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2)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3)什么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事件是什么?揭开全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2)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3)什么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选择题- (共21题)
18.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开始了近代条约时代 |
B.《北京条约》割给英国大片国土 |
C.《马关条约》要求赔款最多 |
D.《辛丑条约》开始了列强资本入侵 |
21.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A.《马关条约》 | B.《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北京条约》 |
23.
胡适曾于1923年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
B.民主共和时代 |
C.维新变法时代 |
D.民主科学时代 |
24.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改评价无关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
25.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计划,每年向300多万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培训。每年帮助100万名农民工提升技能等级。这样做( )
①有利于转变农民工就业观念
②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体现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④是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需要
①有利于转变农民工就业观念
②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体现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④是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需要
26.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 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 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mì | qī | cù | fù |
静{#blank#}1{#/blank#} | {#blank#}2{#/blank#}斜 | 花团锦{#blank#}3{#/blank#} | 翻来{#blank#}4{#/blank#}去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应和 | 着落 | 咄咄逼人 | 人迹罕至 |
2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mì | qī | cù | fù |
静{#blank#}1{#/blank#} | {#blank#}2{#/blank#}斜 | 花团锦{#blank#}3{#/blank#} | 翻来{#blank#}4{#/blank#}去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应和 | 着落 | 咄咄逼人 | 人迹罕至 |
33.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