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8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2

1.判断题(共10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
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3.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一章。
5.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
6.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8.
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0.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判断对错)

2.综合题(共3题)

11.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历史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接受英国侵略者的全部要求,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了名字。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开始。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复兴之路》
材料三: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俞正声出席仪式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的是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人民网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是什么?“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开始”说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为什么说“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3)结合所学,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我国同胞的数量达到多少?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今天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材料四图片是解放战争哪次战役取得的成果?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
12.
在近代,中国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既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充满艰难曲折的历程。
请认真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
(1)洋务运动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那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又首先是哪一政治运动实践的?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3)为实现材料二的梦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4)根据材料三,为救治中国的黑暗,中国的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发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积极意义?
材料四: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
(5)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近代化“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13.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景点的相关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自图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正确的革命道路?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图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抗外国侵略战争的胜利是哪场战争?请你列举在这场战争中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的名称。

3.选择题(共21题)

14.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15.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聂士成
D.谭嗣同
16.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北伐和西征
17.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黄海海战
18.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新青年》的创刊
C.《民报》的创刊
D.《天演论》的发表
21.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转变中,其领导人是
A.梁启超
B.李鸿章
C.陈独秀
D.孙中山
22.
1895年春,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某条约”指的是
A.《望厦条约》
B.《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马关条约》
23.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919年五四运动,一群学生高喊着这样的口号,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新文化运动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
24.
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淮海战役
D.红军长征
25.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里的“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A.秋收起义
B.八七会议
C.井冈山会师
D.南昌起义
26.
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赢得“铁军”称号的部队是(   )
A.叶挺独立团B.东路军
C.冯玉祥部D.国民革命军联军
27.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重庆谈判
28.
小明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和“三大战役”有关的历史资料,下列战役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中的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9.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  )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30.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早把***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31.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32.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33.

It is (possible) {#blank#}1{#/blank#} for humans to live on Mars at present.

34.
近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又缓慢。主张实业救国,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严复
B.魏源
C.詹天佑
D.张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