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5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7

1.选择题(共24题)

1.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2.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维新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3.
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4.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5.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6.
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说法能够验证此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行了新文化运动
7.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B.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李鸿章 D.变法因光绪帝的镇压而失败
8.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9.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歌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赶走日本强盗
10.
以下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11.
***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12.
下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3.
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15.
小宏阅读历史书籍时,看到一段资料: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这段资料中,他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局部抗战的开始B.西安事变的爆发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重庆谈判的发生
16.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七七事变”的是( )
A.“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三军过后尽开颜”
17.
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历史事变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外,蒋介石占领延安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进入北平城D.占领“总统府”
18.
***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和平解放
19.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
***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1.已知丙酸跟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醇跟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醇和丙酸的结构简式如下:CH3CH2CH2OH(丙醇)、CH3CH2COOH(丙酸)。

试回答下列问题:

22.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导致图中④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戊戌变法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23.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乘轮船、火车出行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24.
***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 ,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B.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D.完成了共产党军队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