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南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5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5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前期,列强以武力入侵,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英国为 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二:他们预料“中 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三: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 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撤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材料四: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是在哪次战争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有何影响?
2.
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 举步维艰

栏目二:柳暗花明

栏目三:旭日东升

(1)栏目一的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具有什么地位? 
(2)阅读栏目二图片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其目标的途径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栏自三表格的人物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该运动的领袖? 
(4)通过栏目一、栏目二和栏目三,概括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3.
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摘自中学历史教参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请列举一例张謇创办的近代民族企业,材料一体现了张謇怎样的救国主张?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区域上和行业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2.选择题(共24题)

4.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人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②③
5.
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  )
A.领导虎门销烟B.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D.领导义和团运动
6.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他所说的这个“句号”是指  (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实现了三民主义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A.训练新式军队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10.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提倡实业救国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曾召开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农民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领导地位
④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
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 (  )
A.瑞金 - 遵义 - 赤水河 - 泸定桥 - 吴起镇 - 会宁
B.瑞金 - 遵义 - 泸定桥 - 赤水河 - 吴起镇 - 会宁
C.瑞金 - 遵义 - 赤水河 - 泸定桥 -  会宁 -  吴起镇
D.瑞金 - 遵义 - 泸定桥 - 赤水河 -  会宁 - 吴起镇
13.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八七的会场——指明了革命方向
14.
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16.
很多人认为可以把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一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屈辱
17.据统计,新疆现有清真寺、教堂、寺院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信教群众占新疆人口的 56.3%。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保护宗教遗址。这说明在我国(    )

①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信仰宗教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积极贯彻

③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

18.据统计,新疆现有清真寺、教堂、寺院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信教群众占新疆人口的 56.3%。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保护宗教遗址。这说明在我国(    )

①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信仰宗教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积极贯彻

③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

19.
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历史的转折”是指  (  )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20.
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C.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十四年的抗战
D.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1.
从以下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军打仗英勇
B.共产党的军事力量超过国民党
C.国民党指挥失当
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2.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24.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他的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
A.鲁迅——《雷雨》B.巴金——《骆驼祥子》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D.老舍——《狂人日记》
25.
关于中国近代教育与近代文化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C.1872年以后,人们可以通过《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查找对自己有用的
D.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6.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七大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27.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提倡实业救国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D.民主、科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