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漫画是德国当时的讽刺画,德文标题意思为《在中国作战》。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1)读材料一,这一明信片出现在哪次战争后?
(2)读材料二,请列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所进行的探索。(最少列举三个)
(3)“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一:下图漫画是德国当时的讽刺画,德文标题意思为《在中国作战》。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1)读材料一,这一明信片出现在哪次战争后?
(2)读材料二,请列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所进行的探索。(最少列举三个)
(3)“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2.
***同志的许多诗歌描述了当年的历史,向我们讲述者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到:“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由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夺取中心城市,转变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2)***在《七律·长征》中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天翻地覆慨而慷”主要指什么?
(4)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到:“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由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夺取中心城市,转变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2)***在《七律·长征》中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天翻地覆慨而慷”主要指什么?
(4)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连线题- (共1题)
3.
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A.西安谈判 | B.重庆谈判 | C.南京谈判 | D.北平谈判 |
3.选择题- (共31题)
13.
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19.请把下列哺乳动物与它们相应的特点合理搭配起来:
鸭嘴兽{#blank#}1{#/blank#}A是善于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blank#}2{#/blank#}B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
袋鼠{#blank#}3{#/blank#}C是最古老的卵生哺乳动物
猩猩{#blank#}4{#/blank#}D是有育儿袋的哺乳动物
海豚{#blank#}5{#/blank#}E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
22.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3.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A. 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4.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
B.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
C.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D.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
28.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
32.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C.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34.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3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