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 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2)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年抗战成正果的主要原因。
(3)从以上材料和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 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2)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年抗战成正果的主要原因。
(3)从以上材料和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1949年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这次“较量”的结果怎样?
(4)与材料四相关战役的重大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材料一:1921年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1949年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这次“较量”的结果怎样?
(4)与材料四相关战役的重大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3.
材料一:“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日本想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日本想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
2.选择题- (共30题)
4.
1924年5月的一天,孙中山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从他的话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A.学校名称是黄埔军校 |
B.蒋介石任校长 |
C.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
D.目的是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
13.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 D.八七的会场——指明了革命方向 |
14.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
B.遵义会议 |
C.工农武装割据 |
D.七届二中全会 |
15.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
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C.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19.
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21.
某旅行社准备开通“南京﹣徐州﹣天津﹣锦州”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应该分别是
A.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
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
D.渡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
24.
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国际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子夜》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国际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子夜》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25.
1947年夏中共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28.
文献记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
29.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并指出战役的名称是
战役时间 | 战斗次数 | 毙伤日伪军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3个半月 | 1800多次 | 4万多人 | 2000千米 | 近3000个 |
A.台儿庄战役 |
B.百团大战 |
C.三大战役 |
D.渡江战役 |
30.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