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从不同类型的史料中提取信息进行论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能力一阅读地图,提取信息论证观点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1851—1864)
(1)依据图例观察下面地图。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组织的军事行动分别是 和 ,最终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是 。
(2)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地图提供的信息中(图名、图例等)找出两项史实证明这一结论。
能力二阅读图片,分类观察概括特点


(3)请从服饰和建筑两方面说出以上照片反映的社会现象,并据此概括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能力三阅读文字,分类挑选分析原因

(4)请分类挑选并运用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我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材料分析:
能力一阅读地图,提取信息论证观点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1851—1864)
(1)依据图例观察下面地图。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组织的军事行动分别是 和 ,最终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是 。
(2)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地图提供的信息中(图名、图例等)找出两项史实证明这一结论。
能力二阅读图片,分类观察概括特点


(3)请从服饰和建筑两方面说出以上照片反映的社会现象,并据此概括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能力三阅读文字,分类挑选分析原因

(4)请分类挑选并运用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我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材料分析:
2.
某历史小组开展了“近代北京史迹寻踪”的考察活动。

(资料搜集)
(1)1840年以来,北京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也见证了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以上搜集的资料中,体现“列强侵略”的是_______________;体现“近代化”探索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实地考察)

前门商业街寻踪
(2)阅读考察记录,概括“瑞蚨祥”在第②③阶段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分别说出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成果运用)
(3)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近代北京历史遗迹”示意图。依照范例,从图中①②④任选一处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

(范例)推荐地点:③故宫推荐理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进入紫禁城并进行抢劫。故宫见证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

(资料搜集)
(1)1840年以来,北京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也见证了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以上搜集的资料中,体现“列强侵略”的是_______________;体现“近代化”探索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实地考察)

前门商业街寻踪
(2)阅读考察记录,概括“瑞蚨祥”在第②③阶段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分别说出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成果运用)
(3)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近代北京历史遗迹”示意图。依照范例,从图中①②④任选一处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

(范例)推荐地点:③故宫推荐理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进入紫禁城并进行抢劫。故宫见证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
3.
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材料一 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和《海国图志》书影
(1)依据材料一,说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背景事件和编著目的。
材料二

(2)运用上述资料,完成下表。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围绕“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的某个方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
主题:民主科学洗礼关键词:陈独秀、《新青年》、“德先生”和“赛先生”
材料一 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和《海国图志》书影
(1)依据材料一,说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背景事件和编著目的。
材料二

(2)运用上述资料,完成下表。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围绕“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的某个方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
主题:民主科学洗礼关键词:陈独秀、《新青年》、“德先生”和“赛先生”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下图是位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此船为复制品),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说说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2)有人说,井冈山的伟大就是一个“路”字。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井冈山道路”的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当时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1945年8月,***接受蒋介石的邀请,亲赴重庆。国共双方进行了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3)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
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付出努力与行动。
③国民党希望通过谈判、签署协定来实现“和平建国”。
④《双十协定》规定保证人民民主的权利。
⑤国民党违背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下图是位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此船为复制品),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说说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2)有人说,井冈山的伟大就是一个“路”字。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井冈山道路”的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当时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1945年8月,***接受蒋介石的邀请,亲赴重庆。国共双方进行了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3)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
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付出努力与行动。
③国民党希望通过谈判、签署协定来实现“和平建国”。
④《双十协定》规定保证人民民主的权利。
⑤国民党违背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2.选择题- (共26题)
9.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D.《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
10.
2018年9月,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一艘沉船,舰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金的“經遠”舰名字牌,由此确证为“经远舰”。此舰与“致远舰”共同参加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
B.黄海海战 |
C.旅顺战役 |
D.威海卫战役 |
11.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
C.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24.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是
①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暴行
④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
①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暴行
④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6.
1947年,一则消息传到陕北,***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 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这段话中 的内容是
A.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
B.淮海战役 |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D.渡江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