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2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949 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材料二:见下图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什么事件?
(2)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3)材料中的“1919 年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材料二中的历史情景绘画指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请说出这个历史事件的名称?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辛探索。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 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的 ,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2.
辛亥百年薪火相传,民族复兴重任在肩。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下面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材料三:***曾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1)依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社会习俗方面: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请在下列表格中填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会议名称
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
 
--------------------------


-------------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说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先生一脉相承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3.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走出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是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 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朱德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指哪-年? “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意义?
(4)材料四***和朱德给哪支军队下达的命令?此命令下达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
(5)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
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6.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7.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马关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8.
《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已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但是我国的这种关税自主权在近代却一再遭到破坏,涉及的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9.
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下图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在中英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赔款2100万银元B.割香港岛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11.
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关天培率兵奋起抵敌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12.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秋收起义
13.
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引文中“杰出人物”是指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
15.
“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 力挽狂澜”、“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这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工农武装割据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中共“七大”的召开
16.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7.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D.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8.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A.
B.
C.
D.
19.
下表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情况,它是(   )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20.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
A.
B.
C.
D.
21.
解放区的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
C.《解放区 土改法》D.《中国土地革命法》
22.
***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上海B.南京C.重庆D.延安
23.
如下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  )
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24.
1947 年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跃进大别山
C.齐心合力战淮海D.百万雄师过大江
25.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战胜利以后
26.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