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1)图一场景发生在 (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
(2)图三场景发生在 年 月。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以上。这一天被定为每年的国家公祭日。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 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3)图四场景发生在 (战役名称)以后, (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 的垮台。

(1)图一场景发生在 (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
(2)图三场景发生在 年 月。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以上。这一天被定为每年的国家公祭日。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 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3)图四场景发生在 (战役名称)以后, (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 的垮台。
2.
材料一:“1894年比作15日,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和日本军舰进行激烈战斗,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决战,战斗中双方各有损伤,海战历时五个小时,北洋舰队损失惨重,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也受到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北洋水师虽然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内,不准巡海迎敌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材料二: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对柳条湖南满铁路进行了炸毁,并将三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炸毁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开始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其后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丧
材料三:1987年7月7日,抗战爆发50周年之际,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馆名。1997年7月7日,二期工程竣工。2005年7月7日夜晚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2007年7月7日,抗战馆举行的千人大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0周年。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三个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一二,从领导者角度分析中国失败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北洋舰队是在什么运动中建立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是在什么事件后基本结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材料一二比较,说说建立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起到什么作用?依据材料三分析,当今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对柳条湖南满铁路进行了炸毁,并将三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炸毁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开始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其后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丧
材料三:1987年7月7日,抗战爆发50周年之际,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馆名。1997年7月7日,二期工程竣工。2005年7月7日夜晚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2007年7月7日,抗战馆举行的千人大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0周年。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三个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一二,从领导者角度分析中国失败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北洋舰队是在什么运动中建立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是在什么事件后基本结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材料一二比较,说说建立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起到什么作用?依据材料三分析,当今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自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这次运动(革命)在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又有什么新发展?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自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这次运动(革命)在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又有什么新发展?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
材料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向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旅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旅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5题)
8.
马克思曾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获得赔款2100万元 | B.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
C.开放五处口岸通商 | D.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 |
10.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1.
纪录片《复必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2.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4.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
B.任用维新人士 |
C.实行三民主义 |
D.宣传民主科学 |
17.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
19.
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弥天大勇”的是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20.
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
C.民众的大力支援 |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
2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C.“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
D.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死难人数超过30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 |
23.
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