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探究题- (共1题)
部分学生的家长知道这一安排后,纷纷给老师打电话或发微信,发表意见。下面是小红的家长给老师发的微信:
学生参加的这些公益活动,无非是清理街头小广告、“爱心义卖”、给贫困的老人扫扫地等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学好文化课才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何况参加这些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建议老师取消这一活动。
(1)请你代表老师,给小红的家长写一个回复。“天天向上”小组的同学们为本次系列活动设计了“寒冬至送温暖”为孤儿院的小朋友捐衣物的活动。
(2)请你为本次系列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向往蓝天”小组的同学们决定本周末,去街头和广场等人口聚集的地方散发环保传单,宣传环保知识,清理街头垃圾,当一回环保志愿者。
下面是小组长小明制定的活动计划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将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3)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①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及各自的任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的注意事项:
①注意安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畅谈收获:组织和参加本次系列活动,同学们的感悟都很多。
(5)请写出两点与大家交流一下。2.简答题- (共2题)
某企业因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后,该企业高度重视,立即决定召回所有的问题产品,成立专门的团队进行处理,并发文表示歉意。
(1)请你用简短的句子对该企业进行评价。(至少两方面)(2)请你给下图中打电话的男士写几句劝告语。(至少两方面)

(3)你所在的中学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文明素养,提升校园文明层次,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扎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决定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在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中,你应该怎么做?
中学生王强自从接触了网络后,认为网络的世界很丰富也很精彩。于是,他便一有时间就上网,不仅对网上的什么信息也要浏览,而且还喜欢玩游戏和在贴吧上发表不良言论,嘲讽其他同学。家长和老师多次教育,他总是不听,经常是作业不做玩到通宵,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视力也受到严重影响。
请你对王强的行为进行评析。3.单选题- (共5题)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②关爱他人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③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也要讲究策略
④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行动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①李敏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参加了县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
②小红每天都要帮助身有残疾的王奶奶过马路,护送她去公园锻炼
③张亮的爸爸积极参加了卫生部门组织的为灾区伤残病人的无偿献血活动
④某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同学们去劳动实践基地,让大家亲自参加劳动体验生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孙立:都是调节人们行为,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 |
B.王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
C.白冰: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来维持 |
D.贾茹:法律和道德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据表格的调查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行为 | 乱扔垃圾 | 闯红灯 | 拥挤、插队 | 围观、起哄、 | 小孩随地大小便 | 说脏话、衣冠不整 | 抢座 |
比例 | 23% | 17% | 18% | 16% | 6% | 12% | 8% |
【小题1】这项调查结果主要提醒人们要
A.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 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D.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
①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②培养人们的规矩意识,提升文明素养,使大家养成自觉守规矩的习惯
③不仅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强管理和处罚的力度
④教育人们要讲文明礼仪、要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4.填空题- (共1题)
(1)基础知识:
①网络生活有两条基本准则。一条是遵守法律,另外一条是____________。
②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一种是道德,另外一种是____________。
③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名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要坚持________的价值准则。
④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良好的感觉、新的知识和技能等,这些属于_______方面的回报。
⑤国家利益除安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外,还包括_______等。
⑥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立__________观。
(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非常必要。
①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②犯罪区别于违法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是____________。
④法律上的一些年龄数字都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18周岁的法律意义是:已满18周岁的属于成年人。那么,18周岁的法律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综合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