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比阅读- (共1题)
1.
文言文阅读。
【小题1】(赏月景)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月 景 尤 不 可 言 花 态 柳 情 山 容 水 意 别 是 一 种 趣 味。
【小题2】(明时间)下列关于(甲)(乙)(丙)三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3】(品言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4】(辨虚词)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丰富意味。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甲文)
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乙文)
【小题5】(析情感)同为游览西湖,张岱和袁宏道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三篇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七月半①,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
杭人游湖,巳出酉②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③,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④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
(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⑤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杭州风俗,游湖赏月。②巳:巳时,约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酉:酉时,约为下午五时至七时。③燎:火把。④二鼓:二更,约为夜里十一点。⑤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⑥夕春:夕阳。【小题1】(赏月景)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月 景 尤 不 可 言 花 态 柳 情 山 容 水 意 别 是 一 种 趣 味。
【小题2】(明时间)下列关于(甲)(乙)(丙)三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简单地交代时间与地点,接着便切入描写的对象“雪”。 |
B.(乙)文中农历七月半,为了欣赏西湖月景,人们“逐队争出”。 |
C.(丙)文中“俗士”指的是“午、未、申三时”游湖的人。 |
D.(甲)(乙)(丙)三文中张岱、袁宏道游西湖的时间与“杭人”不同。 |
(1)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4】(辨虚词)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丰富意味。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甲文)
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乙文)
【小题5】(析情感)同为游览西湖,张岱和袁宏道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三篇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