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
B.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北山湾海滩,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C.放眼望去,湛江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
D.海湾大桥的交通优势毋庸置疑,它是连接海湾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A.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 |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通过”) |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将“制定出防沙措施”和“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互换位置) |
2.字词书写- (共1题)
(1)、唐宗宋袓,稍逊fēng sāo(_________)
(2)、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也不páng wù(__________),便是敬。
(3)、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lìtáng huáng(_______________)的博物馆。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_____________),是出于无聊。
3.诗歌鉴赏- (共1题)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小题1】这首诗歌从哪方面刻画手推车这一艺术形象?
【小题2】作者通过塑造手推车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
【小题3】请简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___)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__)
(3)、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奇”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
B.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说明为一体。 |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从侧面表现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作者采用了宽视野,远镜头,营造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连成一片,白茫茫浑然难辨,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 |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①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②谓梁③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与桓楚④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⑤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⑥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副将,徇下县。
注释:①陈胜: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②会稽守通:会稽郡守殷通。③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④桓楚:会稽的一个将领。⑤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羽。⑥睨:斜眼看。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江西皆反/窥谷忘反。 | B.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河曲智叟亡以应。 |
C.吾闻先即制人/增其旧制。 | D.诫籍持剑居外待/不可久居 |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小题3】从先文中可以看出项梁是怎样的一个人?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论教养(节选)
利哈乔夫
⑴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⑵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
⑶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已家里、在自已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竞怎么样。
⑷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⑸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6)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⑺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⑻)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
⑼问题的关健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天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⑽一切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⑾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的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已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已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不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⑿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小题1】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已家里、在自已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们的关系究意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对别人怎样。 |
B.有教养的人,必定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从不妨碍别人。 |
C.有教养的人,珍惜别人的时间;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尽力去完成;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从不两面。 |
D.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是因为这些书谈的多是风度的外表,没有谈到风度的关键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
A.文章的中心论点: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要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
B.文章思路清晰、严密:首先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接着以大量生活现象阐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然后探究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尊重;最后总结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
C.第⑾段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阐述优雅风度的深刻含义,针对性很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D.⑷-⑺段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对比鲜明,突出强调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的观点。 |
⑴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⑵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⑶这是我当年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我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如渴,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书籍。
⑷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已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⑸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的手上,我把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书读去。
⑹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占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扣,“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里的其他人已经走光了,夜很深。
⑺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了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暖。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⑻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⑼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予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⑽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究似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在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首埋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它一直被我珍藏着。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小题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填空。
故事情节 | 阅读书籍 | 抄写《诗经》 | 收到礼物 | 珍藏礼物 |
内心感受 | (1)__________ | (2)_________ | (3)__________ | (4)_________ |
【小题2】说说第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选文的内容,按要求赏折下列句子的表过效果。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占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分析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2)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请从修辞角度分析)
【小题4】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6.语言表达- (共1题)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的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