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郭村中学、郭村第一中学和花荡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641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9

1.选择题(共5题)

1.
(题文)下列加点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D.据中国新闻消息,今年第19号强台风“天兔”已致25人死亡,这真是危言耸听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公园的一角,几个小姑娘正在排练舞蹈,看上去都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B.为了考取功名,封建社会里许多读书人埋首于“四书”、 “五经”之中,甚至有人终生不曾读过其他的书。
C.花圃里培育着各种花苗:牡丹、玫瑰、月季、海棠、芍药、百合等……
D.“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庆六十华诞联欢晚会成功的原因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这篇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而且对问题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地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
5.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泰戈尔,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B.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语言清新优美,行文围绕盼春--绘春--颂春展开,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春日图景。
C.《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其中“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故事对后世影响极大。《咏雪》表现了古代士大夫家庭的生活情趣。
D.《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散文顺着济南冬天“温晴”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铺展了一幅淡雅的小山水画。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流于笔端。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秋景是迷人的。漫步在林间,别具一番情趣。此时,没有夏的喧xiāo(________),只有属于秋的那份静mì(________)。萧sè(________)的秋风还没有吹来,只有飘香的硕果令人心旷神怡yí(____)。  pái(________)huái(________)在林间,真让人留连忘返!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宿(xiǔ)雨:夜雨,经的雨水。宿:夜晚。山容:隐居山庄的人。犹眼:还在睡觉。
【小题1】诗歌的一、二句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题2】此诗末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心境?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ǐ)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________)
(2)迷惑失(________)
(3)遂水(________)
(4)下车之(________)
【小题2】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人看到你的忧伤
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说不清是悲是喜,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行走,听着我轰隆隆碾过的得意的车轮。
②我读大学的时候,他才刚刚小学毕业,没有考入重点中学,有人见了他便嬉笑说:你姐姐当初读的可是最好的初中,你念的这所,她看都看不上眼呢。他也不争辩,白人家一眼,便用力地甩一下书包,走人。
③他在学校里,遇到的老师,有听说过我的,上课的时候看他开小差,偷偷听流行歌曲,便用教鞭敲他的脑袋,挖苦他说:你和你姐姐一个爹妈生的孩子,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他红了脸,将CD机关掉,耳机却是塞在耳朵里,始终不肯摘下。下课后有同学围拢过来,将一本最新的杂志放在他面前,指着上面我的笔名,说:看你姐姐又发文章了,写得好棒呢,你那些经常被老师念的文章,不会是她替你写的吧,或者,是将你姐姐读书时的作文拿出来抄了一下?他并不气,拿过杂志,翻到我的那篇文章,趴在书桌上,默默地看完,而后起身默默地还回去。
④那时,我和他很少说话,放假回家的时候,看到我来,他都不会喊一声姐姐,却会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笨手笨脚地去厨房做饭,烧了稀粥,炒了青菜,还用油炸了丸子。我坐在沙发上看书,他便端过来,说:吃吧。父母回来看到他烧的饭菜,尝一口,说:真咸,怎么能吃?我替他解围:比我做得好吃多了。父亲便瞪眼:做饭再好吃管什么用?学习要比你一半好我们也知足了。我在家的时候,他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几率也高。常常便不知怎么,就和他们争吵起来。他不是那种叛逆到跟父母气势汹汹吵闹的孩子,他只是争辩两句,便出了家门。家人从不去找他,也知道他没有钱,根本走不远,顶多是在小城里游逛到天黑,而后踩着稀薄的月光,寂寞地走回家去。
⑤有时候我会背着父母出去寻他,在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他坐在石凳上,低头用一根树枝胡乱地画着什么,我劝他起来回家,他始终不肯,只说:让我一个人待会儿。我只好走开,没多远,听见后面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回头,却看到一只毛色灰暗的流浪狗,停住了,用忧伤的目光,安静地注视着我。我的心突然很疼,不忍再看,扭头走开。
⑥年龄愈大,我们的话语愈少,后来他用几十元钱,从同学手里买了二手手机,开始发短信给我。为了省钱,他的每一条短信有好几十字,而我因为懒惰,回复给他,常常就一两个字。
⑦有一天在家,我无意中进入他的卧室,打开床前的抽屉,看到一本厚厚的留言册。心里好奇,打开来看,一页页地翻过去,心内便生出丝丝的疼痛,犹如一把小刀,面无表情地割着我的手臂。几乎每隔两页,便会看到别人给他的留言里,千篇一律地说:真羡慕你,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姐姐,有她一路帮扶着,想必你也会有美好幸福的未来。留言册的下面,是一本一本的杂志,我的文字,在其中光芒闪烁。而我出过的第一本书,也不知他从哪儿买到,已经翻看得书页脱落,却在抽屉的最里面,以它夺目的光泽,将他整个的年少时光,霸道地笼罩。
⑧突然想念10岁以前的他,送我上学,在雨后的泥地里走,我载不动他,他便啪一下跳下车去,踩着软泥,在小路上一边奋力飞奔,一边回头看我,而且兴奋地大喊:姐姐,快点骑啊!你追不上我啦!我看着他两条瘦瘦的小腿,犹如一只鸟儿的翼翅,自由地在风里拍打,心底的温情,慢慢膨胀,成为一朵大大的棉花糖。
⑨那段记忆,我写入了书里,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看到;而我也会看到,他褪掉沉重的外壳,如一只蓬勃的大鸟,毫不犹豫地,飞离我锐利冷硬的光环。
【小题1】请概括出与第①段画线句“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相应的事件(任意三个)。
【小题2】第⑤段写“我”看到一只流浪狗有什么用意?
【小题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
【小题4】下列与文中的“他”不符的一项是(  )
A.“他”沉默寡言,性格内向。B.“他”缺乏自信,不擅沟通。
C.“他”性格刚直,偶有叛逆。D.“他”孤独忧伤,渴望理解。
【小题5】请你发挥想象,撰写两条短信。
(1)“他”读了这篇文章后发给姐姐的:________________。
(2)姐姐收到短信后的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师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快地答应了。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送到教室。
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
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我问是谁带来的,没有人理会。我试着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汪汪叫。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可是大家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请同学下次不要再把小狗带进教室。我们继续上课。”
小狗也摇着尾巴来到那位迟到的男孩的座位旁,昂着脑袋望着小主人。
我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可这些孩子们却在底下逗引小狗。小狗一会儿跑到这位同学的桌旁,一会儿又溜到那位的桌底下。男生笑嘻嘻的,胆小的女生一惊一乍的,班里乱了起来。
我生气了,指着那位男孩呼呼地说:“你看你,把狗带进班里,弄得大家还怎么听课?”“我又没带它来,是它自己跑来的。”男孩低着头,小声辩解。“那这次就算了,下次千万别带进班里来。”我语气缓和多了。“嗯……知道了。”男孩嗫嚅着。下课了,我很扫兴地走了。
接连几天,我上课时再没有学生把小狗带进班里了。
一天,我在上课,上次的那位男生连报告都没打直接溜进教室急忙把门关上。
我一愣,正待说话。门动了一下,“别报告了,直接进来得了!”我一语双关。门又动了一下,“叫你进来,你怎么不进来呢?”我气呼呼打开门。吓了一跳,那条小狗大模大样地摇着尾巴颠颠地进来了。
那个男孩窜过去就去撵小狗,可小狗在同学们的座位底下钻来钻去,就是不出去。缓过神的我气得跑到男孩跟前,指着他说:“你……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我气呼呼地走了。
不一会,我把老校长叫来了。老校长往门口一站,班里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个男孩也回到座位上低着头,小狗伸着舌头喘着气趴在他的脚旁。老校长径直走到小狗跟前,朝小狗一脚踢去,小狗哀哀狂叫,夹着尾巴往同学们的座位底下躲。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老校长又拎着板凳做出砸的样子硬是把小狗赶出了教室。老校长批评了那个男孩,说他不该把狗带到班里影响老师上课。接着,又恨铁不成钢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说他们不尊重教师,说我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来给他们义务上课的,他们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孩子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老校长颤巍巍地走了,那个男孩趴在位置上抽泣……以后,我再上课时,没有发现那个男孩。难道是因为上次小狗的事吗?我有些愧疚。于是,我决定到男孩家家访,让他尽快来上课……
第二天,那男孩来到了班里,我把他的位置调得比别的孩子宽敞了许多,那条小狗静静地趴在他的脚旁。老校长巡视时,看到了小狗,气冲冲地闯进来。我拦住了老校长,老校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这个留守孩子太可怜了,唯一陪伴他的竟然是这条小狗……”我哽咽了。老校长动情地握着我的手说:“上次打小狗,我也不忍心,只是怕影响你上课。你能这样做,我很高兴,还有什么比给小狗留个位置更体现人性化教育呢?”
【小题1】阅读文中画线的文字,写出“我一语双关”中双关的两层意思。
【小题2】下面是两处对小男孩的描写,请品味加点文字。
(1)“嗯……知道了。”男孩嗫嚅着。
(2)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小题3】面对留守儿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呢?结合文章的主旨回答。
【小题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幼时记趣》)
试分析本文作者和沈复对待动物情感的异同点。

6.名著阅读(共1题)

11.
名著阅读专题。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阅读名著《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甲)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乙)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丙)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1)(甲)(乙)(丙)段中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人名)
(2)原著中,鲁迅先生对甲、乙、丙三个人物各持什么情感态度?
(3)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请你任选一个,结合这部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温情、理性、率真、批判
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