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641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4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稀(shū)   黄(yūn)    抚(mō)
B.绿(nèn)   眼泪(mā)   酿(yùn)
C.时(shà)   分(qí) 粗(guǎng)
D.抖(sǒu)   斜(qī) 地(lào)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   朗润   烘托   秋风潇瑟
B.淅沥   草垛   干涩   花枝招展
C.健壮   澄清   骄媚   呼朋引伴
D.缭亮   静谧   喉咙   咄咄逼人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的视错觉原理。
4.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2.句子默写(共1题)

6.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运用想象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2】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②郡:城。③相视:看望。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军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______
(2)贼至______
(3)班军而还______
(4)一郡获全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小题3】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小题4】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释]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②踯躅:停留。③湮远:久远。
【小题1】文章第⑤节中,把“鸟”当成“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小题2】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
(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小题3】仔细阅读文章第⑦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辈子做好您儿子
①父亲不是个受人尊重的人,一直不是。
②这跟他的目不识丁无关,七十岁往上数的乡下老头,认得的字可以用罕见来形容。父亲一辈子跟文化沾边的事只有两样。一是大集体时每年年底在超支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为这个不算长脸的事,父亲花了三天时间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一个字一天工夫。把那些横撇竖捺绑架到一个方块里,对父亲来说,比耕田耙地轻松不到哪儿,父亲弄出了一身冷汗,骨子里,他更倾向于出一身热汗,那样每个毛孔都是透爽的。二是父亲的五个子女中,居然有一个我,靠文化吃饭了,还当了作家。这让他每次看我时,目光中总有藏不住的怀疑,这是那个曾经骑在他脖子上撒尿淘气的小儿子吗?
③父亲不受人尊重的理由很多。首先是固执,暴躁屈居第二,位列第三的,则是为人父而不尽责。不能再往下排了,做儿女的,总得给父亲留点脸面。但我还是想违背一下做儿女的原则,细说说父亲的不是。
④就从父亲的固执说起吧。父亲的固执,使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一再跌入生活的低谷。打我记事起,我们一家就生活在贫困交加中,好在那时大家都穷成一个模式。
⑤父亲当过不到一年的生产队长,不是他多有能力,而是他除了勤扒苦做,还干活不惜死力。队员们本以为,找了一个不偷懒的人当队长,干活时可以少摊点活,孰料,父亲以自己的苦做要求所有的队员向自己看齐。五个指头伸出来是有长短的,乡下有句老话,吃不过人怪各人的饭碗,做不赢人怪各人的能耐。吃不过父亲也做不赢父亲的人就使出手段,把父亲的队长拿了下来。人生的辉煌至此结束,父亲是不甘的。好在生产队很快解体,包产到户,父亲又独断专行着家里的生产。结果是,高产杂交稻进入农村五年后,父亲才接受这个新生事物,这是以家庭经济五年入不敷出为代价换来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父亲被两个哥哥拉下了马,大权最终旁落。那时他才五十岁,古人说的知天命的日子到了。
⑥父亲没有知天命,也没有顺应天命。他的脾气无端暴躁起来,沾不得酒,偶一沾酒就吼叫咆哮,为此曾吓哭过哥嫂刚出生的孩子,哥嫂口中就有了微词,不仅分了家,还不让他带孙子。没见识过父亲暴躁脾气的村里人很意外,在他们眼里,父亲是个和善的人,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头的那种。
⑦父亲是个懦弱的人,他在家里的暴躁,是要掩饰自己在外面的懦弱。明白了这点,我深为父亲悲哀。可惜,这种悲哀的日子老天爷都吝啬着,不愿意多给我几年。一向以勤扒苦做为命的父亲过了六十以后,做不赢别人,也吃不过别人了。先是心脏有了问题,再就是腿脚,肿得像牛膝。请医生看了,说是年轻时做得狠了,静脉曲张导致,用了药,腿不肿了,那血管却吓人地暴起。医生严重警告过,想多活几年,就少逞强,他的心脏承受能力极为脆弱。
⑧我是在父亲脸色真正白如锡纸时赶回的乡下。
⑨父亲七十有三了呢,居然叫父亲熬了过来。那晚,我在病房里百无聊赖陪床看电视打发漫漫长夜。是一个家庭伦理剧,里面有一个场景,比较煽情的那种,一对彼此仇视多年的父子冰释前嫌抱头痛哭,已是弥留之际的父亲问那个儿子,说你恨我不?儿子泣不成声说,不恨,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儿子!我对这种戏向来不以为意的,所以没看出半分泪点,父亲忽然不看电视了,转头看我,看得我很不自在。末了他从枕头下摸出一本书来,我写的,他带到医院不是自己看,他是向医生护士炫耀他有一个作家儿子的。父亲把书扬了一下,冲我谄媚地说,如果真有下辈子,我会做好一个父亲的。
⑩我心里忍不住酸了。
⑪父亲不是会讨好子女的人,他定是觉得亏欠我的太多,因为家贫,初中未曾毕业的我就弃学务农,连我结婚,父亲都没拿出一分半毫作为帮衬。
⑫我站起来,把枕头替父亲抬高了一些,说,干嘛要等下辈子,下辈子想做好父亲的人多了去了,您只记住一点就够了,这辈子,我会做好您儿子!
(刘正权/文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为全文作了哪些铺垫?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
【小题2】“父亲”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作答,并另找出一处与之相照应的内容写在下面。
词语:______
照应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细数了“父亲”的种种“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诋毁“父亲”吗?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4】第⑨段在描述“我”和“父亲”看电视剧的不同表现时,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小题5】从全文看,第⑦段画线句“不愿意多给我几年”中的“我”是否用错了?换成“他”行不行?说说你的理解。

6.名著阅读(共1题)

11.
(题文)文学名著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2)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7.语言表达(共1题)

12.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参照画线的文字仿写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 ,那是

8.作文(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