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3课《背影》随堂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403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4

1.字词书写(共1题)

1.
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______)  tuí(______)唐 琐(______) 晶(______)

2.现代文阅读(共7题)

2.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情也有所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
(1)开篇点题“背影”,使一种______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2)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______感情。
(3)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______的感情。
(4)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______的感情。
3.
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
(1)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__________。
(2)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_________。
(3)在晶莹的泪光中: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在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________)(________)
(2)情部于,自然要发之于外。(________)
(3)我身体平安、膀子疼痛厉害。(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1)光景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________)
这小姑娘八九岁光景。(________)
(2)颓唐:
哪知老境如此颓唐!(________)
经过一场大病,他看起来非常颓唐。(________)
【小题3】根据父亲感情的变化,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文段中画出。
【小题4】父亲信中的话,照应了文段中哪一句?
【小题5】“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__________。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______)(①实写  ②虚写  ③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④既不是实写又不是虚写)
【小题6】文段所体现的感情可由哪一句话集中体现出来?
【小题7】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8】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请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5.
本文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______,在结构上起了______的作用。
6.
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
7.
文章写父子二人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没有介绍南京见闻?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小题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小题2】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小题3】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小题4】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3.综合性学习(共5题)

9.
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2)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_______)
(3)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________)
(4)言行守旧,不合时宜。(________)
10.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1)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
再三,终于:__________
(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拣定、嘱我、又嘱托:__________
11.
按要求填空。
(1)“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混入”这个词用得好,因为__________。
(2)“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往日”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
(3)“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的意思是______。请再写出五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
12.
你看这些词:“读书、孤独、输出、书橱、朴素”等韵母均为“u”;“教条、飘摇、窈窕、缥缈”等韵母皆为“iao”;“骆驼、火锅、阔绰、硕果”等韵母均为“uo”……我们的汉字从声韵构成的角度看,如果将韵母相同的字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人们就会从声音上感觉到一种循环往的美,这是我们汉字的独特魅力。
请你试着整理一些韵母相同的词语,体会汉字的音韵美。
13.
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4.其他(共1题)

14.
朱自清,字______,我国著名______、______、学者和民族战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7道)

    综合性学习:(5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