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有( )
A.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A.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2.
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硬杆左端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无摩擦的转动,右端O点通过钢索挂于A点,钢索和硬杆所受的重力均可忽略。有一质量不变的重物悬挂于O点,现将钢索缓慢变短,并使钢索的悬挂点A缓慢向下移动,以保证硬杆始终处于水平。则在上述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索对O点的拉力变大 |
B.硬杆对O点的弹力变小 |
C.钢索和硬杆对O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 |
D.钢索和硬杆对O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小 |
3.
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
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小于![]() |
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
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
4.
研究表明,蜜蜂是依靠蜂房、采蜜地点和太阳三个点来定位的,蜜蜂飞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位置关系呈8字型运动来告诉同伴蜜源的方位.某兴趣小组用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电场和磁场中模拟蜜蜂的8字形运动,即在y>0的空间中和y<0的空间内同时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上、下电场以x轴为分界线,在y轴左侧和图中竖直虚线MN右侧均无电场,但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的匀强磁场,MN与y轴的距离为2d.一重力不计的负电荷从y轴上的P(0,d)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子又以相同的速度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与磁场的比值为![]() |
B.电场与磁场的比值为![]() |
C.带电粒子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
D.带电粒子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
5.
一束几种不同的正离子,垂直射入有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里,离子束保持原运动方向未发生偏转,接着进入另一匀强磁场,发现这些离子分成几束,如图所示.对这些正离子,可得出结论( )


A.它们的动能一定各不相同 | B.它们的电量一定各不相同 |
C.它们的质量一定各不相同 | D.它们的比荷一定各不相同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7题)
9.
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为常数)作用在B的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据此可求( )

A.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 水平面与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C.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
D. 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A.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 水平面与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C.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
D. 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形变量相同时弹性势能相同,则小球在此过程中,有()


A.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两个 |
B.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两个 |
C.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 |
D.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等于弹簧弹力做负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 |
11.
如图所示,某物体自空间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道并固定在与OA完全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P为滑道上一点,OP连线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此物体 ( )


A.由O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 |
B.物体经过P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
C.物体经过P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 |
D.物体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12.
如图,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给圆环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圆环可能做匀减速运动 |
B.圆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圆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定为![]() |
D.圆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
13.
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场强大小关系有Ea=Eb、Ec=Ed
B. 电势高低关系有φa>φb、φc=φd
C. 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D. 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

A. 场强大小关系有Ea=Eb、Ec=Ed
B. 电势高低关系有φa>φb、φc=φd
C. 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D. 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
14.
图甲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在加速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忽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Ek﹣t图中应有t4﹣t3=t3﹣t2=t2﹣t1
B. 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tn﹣tn﹣2
C. 要使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可以增大电源电压
D. 在磁感应强度B、“D”形盒半径、粒子的质量m及其电荷量q不变的情况下,粒子的加速次数越多,粒子的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A. 在Ek﹣t图中应有t4﹣t3=t3﹣t2=t2﹣t1
B. 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tn﹣tn﹣2
C. 要使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可以增大电源电压
D. 在磁感应强度B、“D”形盒半径、粒子的质量m及其电荷量q不变的情况下,粒子的加速次数越多,粒子的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15.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
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
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
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
4.填空题- (共1题)
16.
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E.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势能最小
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均减小 |
B.气体分子之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 |
C.液体难于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总是引力 |
D.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大 |
5.解答题- (共2题)
17.
如图所示,遥控电动赛车通电后电动机以额定功率P=3W工作,赛车(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未知)后关闭电动机,赛车继续前进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着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光滑轨道,通过轨道最高点D后回到水平地面EF上,E点为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已知赛车在水平轨道AB部分运动时受到恒定阻力f=0.5N,赛车的质量m=0.8kg,通电后赛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P=4W工作,轨道AB的长度L=4m,B、C两点的高度差h=0.45m,赛车在C点的速度vc=5m/s,圆形轨道的半径R=0.5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赛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
(2)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时间t;
(3)赛车经过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1)赛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
(2)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时间t;
(3)赛车经过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18.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B1垂直水平光滑金属导轨平面向下,垂直导轨放置的导体棒ab在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两线圈感应出电压,使电压表示数U保持不变。已知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且是定值电阻R2 的三倍,平行金属板MN相距为d。在电场作用下,一个带正电粒子从O1由静止开始经O2小孔垂直AC边射入第二个匀强磁场区,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其下边界AD距O1O2连线的距离为h。已知场强B2 =B,设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则高度
,请注意两线圈绕法,不计粒子重力。求:

(1)试判断拉力F能否为恒力以及F的方向(直接判断);
(2)调节变阻器R的滑动头位于最右端时,MN两板间电场强度多大?
(3)保持电压表示数U不变,调节R的滑动头,带电粒子进入磁场B2后都能击中AD边界,求粒子打在AD边界上的落点距A点的距离范围。


(1)试判断拉力F能否为恒力以及F的方向(直接判断);
(2)调节变阻器R的滑动头位于最右端时,MN两板间电场强度多大?
(3)保持电压表示数U不变,调节R的滑动头,带电粒子进入磁场B2后都能击中AD边界,求粒子打在AD边界上的落点距A点的距离范围。
6.实验题- (共1题)
19.
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是通过对高阻值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出电容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再求出待测电容器的电容C,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下:

(1)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好实验电路.
(2)接通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
和
分别是电容器放电的初始电流和初始电压,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
,则电流表的内阻为________
.
(3)断开开关S,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读一次电流I的值,将测得数据填入预先设计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以时间t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的点,如图乙中用“×”表示的点.
(4)请在图乙中描绘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___ ,并根据图线估算出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时所带的电荷量
约为________ C;(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公式________ 来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只要求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1)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好实验电路.
(2)接通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电流表的示数






(3)断开开关S,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读一次电流I的值,将测得数据填入预先设计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以时间t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的点,如图乙中用“×”表示的点.
(4)请在图乙中描绘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5)根据公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