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望”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
B.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
D.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
2.课内阅读- (共1题)
2.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1)日光下澈(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日光下澈(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
B.潭中鱼可百许头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C.影布石上 负势竞上 |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