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3552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7

1.单选题(共21题)

1.
下列成语中形容速度大的是(  )
A.电光石火B.一步之遥
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
2.
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B.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C.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D.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3.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C.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率相等
D.40s末乙追上甲
4.
质点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2N,4N,8NB.2N,3N,6N
C.3N,4N,6ND.4N,6N,1N
5.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B.同一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同,其重心在物体的位置也不同
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6.
用水平力F将一个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下
B.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墙壁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D.只要物体不动,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G
7.
如图所示,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将静止在斜面底端的物体加速向上推,推到斜面中点时,撤去恒力F,之后物体恰好运动到斜面顶端并返回。已知物体从底端运动到顶端所需时间以及从顶端滑到底端所需时间相等,物体回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为10m/s,则
A.恒力F与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为2:1
B.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为3:1
C.撤去恒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m/s
D.物体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与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相等
8.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力将球踢出,在此过程中
A.运动员先给足球作用力,足球随后给运动员反作用力
B.运动员给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给运动员的反作用力
C.运动员给足球的作用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D.运动员给足球的作用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9.
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落到水平地面所需的时间( )
A.速度大的时间长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定相同D.由质量大小决定
10.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金属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开始时静止于最低点。现给小球一冲击,使它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小球运动到环的最高点时与环恰无作用力,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
A.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在最低点时对金属环的压力是6mg
C.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
D.小球机械能不守恒,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0.5mgR
11.
地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高为h的平台边缘上的P点在地面上P′点的正上方,P′与跑道圆心O的距离为L(L>R),如图所示。跑道上停有一辆小车,现从P点水平抛出小沙袋,使其落入小车中(沙袋所受空气阻力不计)。若小车沿跑道顺时针运动(俯视),当小车恰好经过A点时,将沙袋抛出,为使沙袋能在B处落入小车中,小车的速率v为(  )
A.R
B.
C.  (n=0,1,2,3…)
D.  (n=0,1,2,3…)
12.
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B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从A沿直线运动到B,则船在航行时应(   )
A.船头垂直河岸航行
B.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
C.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D.无论如何,船均不能到达正对岸
13.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大小、方向都变化
D.大小、方向都不变
14.
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7.9km/sB.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11.2km/s
C.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发射速度D.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运行速度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能量守恒表明,节约能源是无意义的
C.机械能守恒是自然界遵循的普遍规律
D.能量的耗散反映出自然界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16.
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场线(方向未画出)如图所示,在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B.C.D.无法确定
17.
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
A.物体没有电荷
B.通常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为零,感应电动势也一定不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匀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也均匀变化;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19.
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
A.B.
C.D.
20.
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有电场就会产生磁场,有磁场就会产生电场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21.
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
C.理想化模型
D.等效替代

2.选择题(共2题)

22.

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

23.

How is it?              

3.填空题(共1题)

24.
(1)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管(A为其阴极)放在蹄形磁铁的N、S两极间,射线管的A端接在直流高压电源的______极, 射线管的B端接在直流高压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此时,荧光屏上的电子束运动轨迹________偏转(填“向上”、“向下”或“不”)。

(2)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M、N、P三点,它们的连线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MN =" 4cm,MP" = 5cm,当把电量为-2×10-9C的点电荷从M点移至N点时,电场力做功为8×10-9J,而从M点移至P点时,电场力做功也为8×10-9J。则电场的方向为________,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__V/m。

4.解答题(共3题)

25.
如图所示,质量m =" 2.0" kg的木块静止在高h =" 1.8" m的光滑水平台上,木块距平台右边缘10 m。用水平拉力F = 20N拉动木块,当木块运动到水平末端时撤去F。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木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大小;
(2)木块落地时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26.
如图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 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 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的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

(1)求米袋到达B端时的速度;
(2)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3)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7.
(12分)如图长为L=1.5m的水平轨道AB和光滑圆弧轨道BC平滑相接,圆弧轨道半径R=3m,圆心在B点正上方O处,弧BC所对的圆心角为=53O,具有动力装置的玩具小车质量为m=1kg,从A点开始以恒定功率P=10w由静止开始启动,运动至B点时撤去动力,小车继续沿圆弧轨道运动并冲出轨道。已知小车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小车的支持力为FB=26N,小车在轨道AB上运动过程所受阻力大小恒为f=0.1mg小车可以被看成质点。取g=10m/s2,,sin53o=0.8,cos53o=0.6,求:

(1)动力小车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
(2)小车加速运动的时间t;
(3)小车从BC弧形轨道冲出后能达到的最大离地高度。

5.实验题(共2题)

28.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为90°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短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29.
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3)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2.00cm、SBC=4.00 cm、SCD=6.00 cm、SDE=8.00 cm、SEF=10.00 cm、SFG=12.00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