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三模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2744

试卷类型:三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1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F向上缓慢拉A直到B刚好要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中力F做的功至少为
A.B.C.D.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拴着在竖直面上绕O点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竖直面的最高点A,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A.小球通过最高点A的速度为gR
B.小球通过最低点B和最高点A的动能之差为mgR
C.若细绳在小球运动到与圆心O等高的C点断了,则小球还能上升的高度为R
D.若细绳在小球运动到A处断了,则经过时间小球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位置
3.
某同学阅读了“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一文,摘录了以下资料:
①太阳几十亿年来一直在不断地释放能量,质量在缓慢地减小
②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两位近邻,金星位于地球圆轨道的内侧,火星位于地球圆轨道的外侧
③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也几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根据该同学摘录的资料和有关天体运动的规律,可推断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增大
B.日地距离在不断减小
C.金星的公转周期超过一年
D.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大于3个月
4.
已知一个无限大的金属板与一个点电荷之间的空间电场分布与等量异种电荷之间的电场分布类似,即金属板表面各处的电场强度方向与板面垂直。如图所示MN为无限大的不带电的金属平板,且与大地连接。现将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板的右侧,图中abcd是以正点电荷Q为圆心的圆上的四个点,四点的连线构成一内接正方形,其中ab连线与金属板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电场强度与c点电场强度相同
B.a点电场强度与b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a点电势等于d点电势
D.将一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d移到d点的过程中,试探电荷电势能始终保持不变
5.
如图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铀235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

2.多选题(共2题)

6.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环,小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时(图中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环与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小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也为d
C.小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
D.小环在B处的速度时,环的速度为
7.
如图甲所示,左侧接有定值电阻R=3Ω的水平粗糙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2T,导轨间距为L=1m。一质量m=2kg、接入电路的阻值r=1Ω的金属棒在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CD处沿导轨向右加速运动,金属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金属棒的vx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从起点发生x=1m位移的过程中
A.拉力做的功为16JB.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25C
C.定值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0.75JD.所用的时间t一定大于1s

3.填空题(共1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B.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C.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E.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

4.解答题(共2题)

9.
质量为m、电荷量为q、带正电的绝缘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放置的绝缘板进入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场强方向如图所示,若小球a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已知小球a自C点沿绝缘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在D点与质量为M=2m的不带电绝缘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此时原电场立即消失(不计电场变化对磁场的影响),磁场仍然不变,若碰撞时,小球a无电荷量损失,碰撞后,小球a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C点,往返总时间为t,CD间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a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之比;
(2)磁感应强度B及电场强度E的大小。
10.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长为L的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M=4m,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则球与管刚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3)管第二次弹起后球没有从管中滑出,L应满足什么条件。

5.实验题(共1题)

11.
(题文)某同学在测定小车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该同学从每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标记为abcdef),再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图乙所示的图形,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图中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v

(1)图中t3=_______s,若测得纸条c的长度为4.02cm,则v3=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纸条a的长度为1.98cm,纸条f的长度为7.02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