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在地面上插入一对电极M和N,将两个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大地中形成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恒定电场的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其电场线分布如图,P、Q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场强比Q点场强大
B. P点电势比Q点电势高
C. P点电子的电势能比Q点电子的电势能大
D. 电子沿直线从N到M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恒定不变

A. P点场强比Q点场强大
B. P点电势比Q点电势高
C. P点电子的电势能比Q点电子的电势能大
D. 电子沿直线从N到M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恒定不变
2.
如图甲,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固定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一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至最高点B处,此过程中小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乙(E1和x1为已知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由图象可求出( )


A.小物块的带电量 |
B.A、B间的电势差 |
C.小物块的质量 |
D.小物块速度最大时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
2.选择题- (共9题)
5.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有关部门已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一日,中国一艘海监船从A点沿正北方向巡航,其航线距钓鱼岛(设M,N为该岛的东西两端点)最近距离为14km(即MC=14km).在A点测得岛屿的西端点M在点A的东北方向;航行4km后到达B点,测得岛屿的东端点N在点B的北偏东60°方向,(其中N,M,C在同一条直线上),求钓鱼岛东西两端点MN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6.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有关部门已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一日,中国一艘海监船从A点沿正北方向巡航,其航线距钓鱼岛(设M,N为该岛的东西两端点)最近距离为14km(即MC=14km).在A点测得岛屿的西端点M在点A的东北方向;航行4km后到达B点,测得岛屿的东端点N在点B的北偏东60°方向,(其中N,M,C在同一条直线上),求钓鱼岛东西两端点MN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7.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有关部门已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一日,中国一艘海监船从A点沿正北方向巡航,其航线距钓鱼岛(设M,N为该岛的东西两端点)最近距离为14km(即MC=14km).在A点测得岛屿的西端点M在点A的东北方向;航行4km后到达B点,测得岛屿的东端点N在点B的北偏东60°方向,(其中N,M,C在同一条直线上),求钓鱼岛东西两端点MN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3.多选题- (共2题)
12.
如图所示,四根长度、内径均相同的空心圆管竖直放置,把一枚磁性很强的直径略小于管的内径的小圆柱形永磁体,分别从四根圆管上端静止释放,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体在四根圆管中下落时间相同 |
B.小磁体在甲管中下落时间最长 |
C.小磁体在乙、丙、丁三管中下落时间相同 |
D.小磁体在丙管中下落时间最短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B.卢瑟福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 |
C.汤姆孙在研究γ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
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 |
4.解答题- (共1题)
14.
如图,POQ是折成60°角的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关于竖直轴线对称,OP=OQ=L.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B0-kt(其中k为大于0的常数).一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R、粗细均匀的导体棒锁定于OP、OQ的中点a、b位置.当磁感应强度变为
B0后保持不变,同时将导体棒解除锁定,导体棒向下运动,离开导轨时的速度为v.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导体棒:
(1)解除锁定前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滑到导轨末端时的加速度大小;
(3)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1)解除锁定前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滑到导轨末端时的加速度大小;
(3)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5.实验题- (共1题)
15.
如图甲是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为;
③由导轨上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后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为M;
⑦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步骤④⑤⑥进行多次实验.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⑴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
⑵用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滑块加速度a=_______
⑶由图乙画出
-M的图线(实线),可得到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G=_______ N
⑷在探究滑块加速度a和质量M间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
-M图线,发现图线与理论值(虚线)有一定的差距,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为;
③由导轨上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后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为M;
⑦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步骤④⑤⑥进行多次实验.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⑴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接通光电门后释放滑块 |
B.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应挂上砝码 |
C.应调节定滑轮使细线和气垫导轨平行 |
D.每次都应将滑块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
⑶由图乙画出

⑷在探究滑块加速度a和质量M间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