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愁潦倒(liáo)   涎水(xián)   文绉绉(zhōu)   箱箧(qiè)
B.制裁(cái) 塌败(tān)    荒谬(miù) 屹立(yì)
C.震悚(sǒng) 掳走(lǔ) 憎恶(zèng) 惊骇(hài)
D.奔丧(sāng) 差使(chāi)   嫉妒(jí) 粗拙(zhuó)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筹划  烦燥  情有可原  诘问B.杀戮  荒谬  蹒跚  伎俩
C.滞笨  取谛  风尘苦旅  噩耗D.惧惮  狼籍  骷髅  惶恐
3.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个别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小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通知家长去登记报名。
B.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
C.对于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城市社会风气良好与否,社会治安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有一个健康发展的未来。
D.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4.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张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B.朋友送给小冯一件礼物,小冯对朋友说:“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C.商场即将搞促销活动,广告上写道:“届时欢迎新老顾客惠顾。”
D.你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小题3】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哲学家。
【小题2】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  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4】《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愧 疚
①角角落落,瓶瓶罐罐,都种着花花草草。红红的月季越过墙头,白白的蔷薇爬上屋顶,栀子花开呀开,甜香甜香的——我家院子,因为母亲,变得很美很美。嫩黄嫩黄的玉米皮,经过母亲的手,不久就成了圆圆的“蒲团”。我,母亲,胖乎乎的猫咪,舒坦坦地各占一席,又相互偎依。母亲拿着芭蕉扇,驱赶不怀好心的蚊子,不紧不慢地,有时会忽然拍到我的头上。
②“牛郎织女快团圆了。”母亲望着星星,絮絮叨叨这个烂熟的故事。讲完照例要说:“该背书了,我不说你是不背的。”我打着哈欠,嗫嗫嚅嚅。至今,我还觉得奇怪,我背那些文章,母亲听不懂,却总爱听。等我打起精神,背得带点感情的时候,她那摇动的芭蕉扇,也仿佛打着拍子,连那猫咪也伴和着,温柔地咕噜咕噜。这样的夜晚,总是撩人心弦。
③“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有一晚,我背江淹的《别赋》,母亲忽然打断我说:“‘春草’、‘春水’和‘绿波’,我听得懂了。”接着问文章里说的是什么,我对她讲了,不想,这一讲,她伤心起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文章也做到别人心里了。亲近的人出远门,谁不难受!就说我和你爹,早先,他到高丽国去,家中只留下我一个人——你哥那时还不知在哪儿刮旋风呢!——你爹每次来家,只过个年,一开春就上路,他前脚走,我后脚端起洗衣盆追,一直追到春草刚发芽的东河边,看着他过大桥;那桥下面哗哗流着的水,不就是‘春水’和‘绿波’吗?唉,男子汉到底心硬,就像那大桥下的水,连头也不回,我可忍不住,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河里滚。哪一年不是如此呢!”
④我爹是一个能干的石匠,年轻时就漂泊海外,打工异乡,一去就是四十多年,有时几年不回家,只为省下路费,给家多捎几个钱。母亲叙说着和爹别离的情景,也使我难过,以致每每再读《别赋》,都不禁暗自落泪。
⑤一个秋夜,窗外月如钩,屋内灯如豆,我和母亲坐在暖炕上。“为什么好久不背书了?”母亲问我。“现在读的是新书,不用背。”她似乎很诧异,要我念一段给她听。我便逐字逐句地朗读《背影》,还没念完一段,母亲便欣喜地说:“这书好懂!”当我念到买桔子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又爬上月台,儿子瞧着他的背影流泪的时候,我母亲竟也哭了。过了好一会儿,她说:“这书写得太真切了,就像你爹去国外,每次我看着他跨过东河大桥,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这一辈子看了他多少背影!可现在,一连三年没见他的背影了!”
⑥母亲的眼泪,使我也想起爹的背影,并且以后多年,不断忆起:中等个儿,头戴灰色毡帽,身穿粗布夹袍,上罩线呢马褂,肩挎旧钱褡子,褡子一头鼓鼓囊囊,里面装着甜饼、熟鸡蛋、母亲亲手做的纳底鞋——步履匆匆,渐行渐远,渐远渐小,以致于无。
⑦小时候,爹每次离家,我都一路小跑,追着喊:“爹!你回来呀!”爹头也不回,大声回答:“回!你赶快回家吧!”
⑧直到他年近花甲,我仍然追他过桥,不过那时,那背影已不再挺直,脚步也蹒跚起来了。唉!
⑨我当时想,能够把我爹的背影写出来多好啊!后来,他就去世了。再后来,爹的背影似乎变得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挥汗如雨的背影、伏案疾书的背影、奔走战场的背影——这些背影会不会变得模糊?一个民族的背影呢?一个时代的背影呢?
⑩一个人的背影,曾经打湿 两代人的眼睛;一篇文章,可能打湿无数代人的记忆。
⑾我轻轻拿起笔,又迟迟放下。心中充满愧疚!
【小题1】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①段的作用。
【小题2】本文在第③段、第⑤段两次写到母亲流泪,请分别概括两次流泪的原因。
(1)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第⑦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请联系全文分析。
爹头也不回,大声回答:“回!你赶快回家吧!”
【小题4】从本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关于读与写的启示?请简要写出2点。

5.作文(共1题)

8.
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