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由轻杆AB和BC构成的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墙壁上,A、B、C各固定点均用铰链连接.在B处挂一重物,以F1、F2分别表示轻杆AB、BC对B点的弹力,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沿AB延长线方向,F2沿BC方向 | B.F1沿BA方向,F2沿CB延长线方向 |
C.F1沿BA方向,F2沿BC方向 | D.F1沿AB延长线方向,F2沿CB延长线方向 |
2.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的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 B.![]() | C.2F1 | D.无法确定 |
3.
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
4.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0~4s内物体一定在做曲线运动 |
B.0~4s内物体的速率一直在减小 |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在2s时发生改变 |
D.0~4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
2.选择题- (共3题)
5.
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这项举措_____。( )
①能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④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3.多选题- (共3题)
8.
(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
D.两物体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
9.
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如图所示,a处
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受的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受的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的摩擦力有二个 |
B.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 |
C.a受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
D.a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
10.
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 B.减速上升 | C.加速下降 | D.减速下降 |
4.解答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G=100N,受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60N,受摩擦力f=16N,已知sin37°=0.6,c0s37°0.8,求:

(1)物体所受的合力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物体所受的合力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2.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 kg的救灾物资以初速度为零放在A处,传送带对救灾物资的摩擦力使救灾物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救灾物资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运动。若救灾物资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1)求救灾物资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救灾物资从A运动到B的时间;
(3)若救灾物资下面粘有煤灰,求救灾物资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1)求救灾物资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救灾物资从A运动到B的时间;
(3)若救灾物资下面粘有煤灰,求救灾物资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13.
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 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L,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少?
(3)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少?
(3)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4.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 F 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______cm,劲度系数 k=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与橡皮条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套,使绳套的结点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F1=4 N B.F=12 N
C.θ1=45° D.θ1<θ2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A.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绳套的结点拉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记下的位置 |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F1=4 N B.F=12 N
C.θ1=45° D.θ1<θ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