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567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桑(zǐ)蓬 (hāo)白云出(xiù)样(mó)
B.胡(zhōu)奢(chǐ)陪鲤对(dāo)酒(xù)
C.捧(mèi)蕴(jí)涸辙之(fù)倒(xián)
D.逦(yǐ)倒(shuò)得鱼忘(quán)首(yǔn)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所有苦痛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B.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地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C.旅居国外三十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属的就业、小孩的入学问题都无所不至地一一过问,这令他们很感动。
3.

四项基本原则是{#blank#}1{#/blank#},是我党、我们国家生成发展的{#blank#}2{#/blank#}

4.

四项基本原则是{#blank#}1{#/blank#},是我党、我们国家生成发展的{#blank#}2{#/blank#}

5.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初一,“朔”指月末最后一天。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编撰者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必须符合礼仪。在古代的礼节中,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而室内座位方面又以坐西向东为尊。“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D.《堂吉诃德》作者是西班牙人塞万提斯,他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他在《堂吉诃德》这部喜剧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悲剧因素,形成了一种“含泪的笑”。
6.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⑤④②③⑥B.④①⑤③⑥②C.④⑤①③②⑥D.①④⑤②③⑥
7.

归纳整理资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下列关于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有关“核心”的知识整理中,正确的有:(  )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爱国主义                                                  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2.句子默写(共1题)

8.
默写(共10分)
16.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    
17.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18.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19.《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0.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后面的题目。(每小题2分,共10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使)B.或命巾车,或孤舟(棹:长桨)
C.眄庭柯以颜(怡:使……现出愉悦)D.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而独悲B.实迷途其未远
C.僮仆欢迎D.悦亲戚之情话
【小题3】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舟遥遥以轻飏B.木欣欣以向荣
C.聊乘化以归尽D.农人告余以春及
【小题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5】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
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
D.第四段抒发了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朴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中却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10.
翻译句子(每句2分,共8分)
2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2分)
酒 事
于德北
17岁那年,我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社会。我父亲是一个古板而严谨的人,他当时是一家报纸的副总编,在人群里总有点面子,特别希望我能去一家好一点的高中重读。我生来就倔,小事还犹豫,大事从来是一去不回头。当时,我外语不好,数学不好,考上大学的希望十分渺茫,所以,我毅然选择离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漂泊。
我曾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力工。
力工的活苦,没技术,让人瞧不起,不像钢筋工、架子工、木工、电工那么气派,受人尊敬。力工像杂役,什么地方缺人都得顶上。
心中就苦闷。
苦闷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选择。
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大家都很着急。有一天,我被分到李师傅带的混凝土班,跟着大家打立柱。一天的任务是11根立柱,打到下午的时候,云彩就来了。李师傅抬头看看天,凭空叫了一句:“爷儿几个,加把劲,抢雨前干完了,我管酒。”
我知道这个李师傅,他是建筑公司的劳模。他有一个疯老婆,已经疯了三十几年,但三十几年里,李师傅从来没让她磕着、碰着,从来没让她弄脏了衣服,从来没让她走失过。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师傅有一个女儿,刚刚上大学,李师傅的负担不轻,平日里花钱节省人人尽知。
“真管酒?”有人问。
“管!”
李师傅平时是一个话语极少的人,他这一喊,有点一诺千金的意思,身边的人陡然增了一股劲,硬是抢在倾盆大雨下来之前,把立柱打完了。
酒、肉都有价,酒是9毛钱一斤,肉是8毛钱一盘。
六个人,围坐在工棚里,大呼小叫地吃开了。
我不会喝酒,自然往后挪挪身子,我感到有点冷。这时,一只粗糙的大手扶住了我的后背,并用力地往回拢了拢。
是李师傅。
他把发乌的饭盒递到我眼前,说:“啁一口。”
我摇了摇头。
“啁一口。”
语气是命令似的。
我接过饭盒盖,抿了一口里边的白酒,顿时被呛得咳嗽起来。
李师傅拍了拍我的后背,鼓励说:“再啁一口。”
我抬头看看他,突然在他的目光里发现了一种异样的东西——那是父亲般的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
我又喝了一口。
是喝,不是抿。
一股热浪从喉头一直冲到胃里,又从胃里反到心上。
工友们都笑了。
那天,我喝多了,李师傅领着我,站在工棚的门口,冲着如注的大雨说:“喊一声,喊一声就什么都好了。”
说着,他“啊——”地大喊了一声,那声音撕心裂肺,神鬼皆惊。
“啊——”
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如同悲怆的《命运交响曲》,渗入雨水里,向四周溅落了。
“啊——”
我也叫了起来。
“啊——”
随着喊声,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啊——”
随着眼泪的掉落,我心中的块垒也一点点地坍塌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师傅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孩子,喝了酒了,是男人了,不哭了。”
随着李师傅的话音儿,雨突然停了。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品中写到了两个父亲,李师傅“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使“我”倍感温暖,体会到自己父亲身上少有的鼓励之情。
B.随着李师傅的喊声,“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将劳动的热情和团结的力量抒发得真切感人。
C.作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性格,“爷儿几个,加把劲”“真管酒?”等语言描写,将人物豪爽、直率的性格表现得生动传神。
D.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相当准确,同样表现饮酒,“啁”的痛快,“抿”的羞涩,“喝”的坦然,这些词既叙写动作,又传达心理。
E.作品以“酒事”为题,“酒”象征着生活的苦难,只有饮下这碗苦酒,才能面对这坎坷的人生。这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课。
【小题2】倒数第三段中“我心中的块垒”,在作品中具体指什么?(4分)
【小题3】结合作品,简析李师傅这一人物的形象。(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