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6.2我心归去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641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选择题(共19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B.已经是傍晚时分,在空寂无人的教室里他独自坐着,久久地品味着这次考试失败的苦涩。
C.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D.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2.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俱 万事具备 具有 俱全
B.歌诵 诵读 颂扬 千古传诵
C.奇诡 垝垣 诡计多端 正襟危坐
D.消遣 销售 积毁消骨 不肖子孙
3.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B.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C.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D.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4.—Look at the clouds! It ______ to rain.

—That's right. You'd better take all umbrella with you.

5.—Look at the clouds! It ______ to rain.

—That's right. You'd better take all umbrella with you.

6.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幢楼房 人影幢幢 憧憬 瞳孔B.烙印 炮烙 烙铁 恪守
C.潦倒 缭绕 潦草 瞭望D.水泊 船泊湖泊 停泊
7.—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to your birthday party.

—__________

8.
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月夜下的草坡__________着银色的光泽。
(2)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__________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3)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__________入难耐的冷清。
(4)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__________她们睡到天明。
A.溢 涌 沉 守候B.泛 涌 陷 守候
C.溢 流 沉 守护D.泛 流 陷 守护
9.What ______ useful book it is! It tells us how to do well in ______English exam.
10.What ______ useful book it is! It tells us how to do well in ______English exam.
11.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B.这一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
C.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
D.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尽管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
12.Dave received a nice present from his friend, but he didn't ______ it.
1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
(2)在这个意义(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
(3)尽管你渴望见到你的妻子,你一直对她深怀
A.虚空掩饰眷顾
B.虚空矫饰眷念
C.虚无矫饰眷顾
D.虚无掩饰眷念
14.—Does John sing best in your class?

—No. Peter sings as______ as him.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众多莘莘学子济济一堂,正奋战在前线。
B.自从老伴去世后,40多年了,他独自孑然一身,艰难度日。
C.他工作起来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D.童年那些快乐的时光,至今还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16.—Do you know the story?

—Yes. It's about two farmers ______ on a farm.

17.—Do you know the story?

—Yes. It's about two farmers ______ on a farm.

18.
下列哪组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 )
A.您这番话真是鞭辟入里,使我顿开茅塞。
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这本书刚才还放在这里,这么一会儿,怎么会不翼而飞了呢?
这首歌一经电台播放便不胫而走,传遍街头巷尾。
C.他是个新手,工作做到这份上也说得过去了,咱可不能求全责备。
人无完人,谁还没有缺点,要看主流,看整体素质,不能吹毛求疵。
D.齐白石画的虾蟹和徐悲鸿画的骏马,可谓异曲同工,各有千秋。
事变之后,大郭到五台山参加了游击队,二郭去延安抗大,哥俩殊途同归,都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
19.—I hear that Linda didn't go to the concert last night.

—That's true. I was too busy, so I didn't go, ______.

2.语言表达(共1题)

20.
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变成结构一致的句式。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拥挤不堪的故乡车厢失望,也失望于故乡雨季的阴沉连日,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