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第一课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5613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5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肄业/懿范休憩/收讫如椽大笔/命途多舛
B.马厩/灵柩鲫鱼/觊觎与人口角/精神矍铄
C.挑剔/倜傥钻探/撰写沏壶好茶/休戚相关
D.诨号/混合绮丽/稽首乐曲煞尾/霎时间
2.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艰苦朴素,是指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锃亮(zènɡ)拓片(tuò)同仇敌忾(kài)言简意赅(ɡāi)
B.瞭望(1iào)妊娠(chén)舐犊情深(shì)自怨自艾(yì)
C.坍圮(pǐ)壁龛(kān)溘然长逝(kè)殚精竭虑(dān)
D.泥淖(nào)晕车(yūn)谄媚阿谀(chǎn)否极泰来(pǐ)
4.
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蓝玫瑰”电脑键盘下方的腕(wàn)托部位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散热性能和质感出色
B.阿里巴巴作为国内最大的传统电子商务厂商,对交接撮(cuō)合方面的服务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C.受降雨影响,湘江长沙段水位再次开始小幅上涨(zhǎnɡ),市水文站工作人员提醒,搁浅船只可借机尽快通行
D.炎帝陵祭祖大典各项筹办工作准备就绪,18万守陵儿女翘(qiào)首迎祭祖.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宾客 摈弃 殡仪馆 五彩缤纷
B.曹丕 砒霜 美人坯 纰漏百出
C.包庇 媲美 生僻字 麻痹大意
D.拓片 下榻 金字塔 纷至沓来
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斟茶/勘察  魄力/糟粕    甘蔗/令人咋舌
B.茁壮/卓越 恫吓/悲恸   狙击/越俎代庖
C.诺言/偌大 赈灾/妊娠   殉情/徇私枉法
D.玉帛/湖泊 花圃/占卜  募捐/蓦然回首
7.

填一填,我能行!

8.

填一填,我能行!

9.
下面对方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语言是汉语,现代汉语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方言
B.不同地域的方言难以听懂,有的是同样的词语而读音不同,有的是同样的意思用了和普通话完全不同的方言词,有的是语法结构有差异
C.现代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如普通话里没有入声,而在粤、闽等方言里却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字,这对于我们研究古汉语的语音和古代诗歌的平仄很有帮助
D.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方言并不是普通话,在北京地区仍然要学习推广普通话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河南话为标准音的,而今天的北京话其实是四百年前的东北话雅言来自夏言,“雅”、“夏”古代互通古华夏人是汉族的核心,说的夏言有巨大凝聚力雅言或者说夏言,是以洛阳为标准音点夏起于晋南,但后来长期建都于伊洛地区但周灭商后即于洛阳建造成周[注]来集中殷商贵族,并在那里向他们学汉字故历代都以洛阳太学教书音为标准音,递相传授
周以后历代也都以中原为标准,教育与办公都要求学标准音中国古代上学第一步就是认字,不能教土话,要教标准音,标准音就一代代传下来了洛阳的标准音地位延续了几千年但雅音也会有变动,某代的京都如汉洛阳,唐长安,宋汴梁、临安,明南京,其语音对标准音会发生某些影响,但由于这些地方的读书音也源于洛阳,最多只是出现某些官话支派,音系核心基础却原是一个
“官话”就是官场的办公用语,是教学读书唱诵用语先秦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才叫官话官话以中州音为准,指的是以历史上洛阳读书音为办公用语,并非洛阳口语,更非现在的洛阳口音各代都有官方工作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区别,各地也都有书面语和口语区别
朱元璋灭元把蒙古人从大都赶回草原,其他居民全遣送开封,然后由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江南大批移民到北京四方移民杂处,北京话已不是元代大都话,应是带河北味的中原官话官场办公的官话应是河南式的,但明代大官多来自江淮官话区,可能还有南京话的影响朱棣移都北京也会提高北京官话的地位,但官话标准向北京转移,还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
北京话底子应是中原和河北的官话满清进京又赶原住民于外城,旗人住内城,今天的北京话是东北旗人话和北京老话合起来的,东北味很重清夏仁虎《旧京琐记》说京师“言庞语杂,然亦各有界限旗下话、土话、官话,久习者一闻而辨之”后来这三种话以官话为中心结合起来,成为普通话语音的基础对全国官话标准来说,北京话的地位是到清中后期才提高的民国时教育界已提出以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但当时的教育部未批准,到解放后1955年全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才确定下来
(注) 成周:是西周早期的东都,是成王时周公所建,在今天河南的洛阳
【小题1】中国古代的普通话以河南话为标准音,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的夏朝长期建都于伊洛地区,形成了以洛阳为标准音点的夏言,对汉民族有巨大凝聚力
B.周以后历代都以洛阳太学教书音为标准音,递相传授,使洛阳的标准音地位延续了几千年
C.雅音也会有变动,某代的京都如汉洛阳,其语音对标准音会发生某些影响,但音系核心基础却未变
D.中国古代上学第一步就是认字,不能教土话,要教标准音,标准音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官话以中州音为准,即以历史上洛阳读书音为办公用语,这种状况到明代才发生转移
B.朱元璋的移民措施影响了北京话,使之成为带河北腔的中原官话,但官场办公用语仍未发生根本改变
C.清代建立后,由于旗人进京,使北京话受东北话影响很深,成为后来普通话的语音基础
D.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虽然是解放后才确定下来,但它在民国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地方的语言成为强势语言和这个地方的政治、文化的发达有关,尤其是政治中心地区的语言,更容易成为一个国家的强势语言
B.一种语言得以流行和推广,还有赖于地理、交通的畅通,文化教育的传授,政府的倡导
C.古代官话以中州音为准,并非洛阳口语,更非现在的洛阳口音随着清中后期以来几百年的历史演变,这种“雅言”已经消亡
D.今天的普通话不叫“官话”,但是它作为官场的办公用语和教学读书唱诵用语的性质并未改变,只是用处更为广泛了

3.语言表达(共3题)

11.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12.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举出三项。
(2)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3)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13.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都是“偶”非常“稀饭”的那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肯德基、比萨饼、麦当劳)…………”
以上是从学生作文中摘录的片断,它代表近几年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时下,在学生的日记中也不时看到用“GG”代替“哥哥”、用“偶”代替“我”、用“稀饭”代替“喜欢”、用“那酱紫”代替“那样子”等网络流行的语言这种语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你对此进行评论(70字内)

4.其他(共2题)

14.
各地的方言都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同的词如“玉米”,有的地方分别叫“棒米、包米、包谷”请你找出10个本地方言的词语.
15.
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____________,但我们能够选择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