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 给你。
②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 了周围居民的健康。
③取民俸禄却不为民分忧, 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 给你。
②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 了周围居民的健康。
③取民俸禄却不为民分忧, 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A.传播 妨害 莫非 | B.传递 妨害 莫非 |
C.传递 妨害 难道 | D.传播 妨碍 难道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是不正确的。 |
B.我们不能允许自己对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漠不关心,“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 |
C.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
D.讨论班级事务时,他和我的意见常常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合作非常愉快。 |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荷兰花海的美景,对大丰人民来说是不陌生的。 |
B.为了加强校园安保,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各学校配备安保人员,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汉字时代的美好。 |
D.孙犁用富有诗情的笔调描绘他熟悉的草木湖泊,以白描的手法刻画自己的父老乡亲,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讲述他们的故事。 |
4.
下列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文化传奇。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B.里头 之下 应当 纯粹 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 |
C.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
D.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2.字词书写- (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确实大概是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郎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zhē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xiào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越发怅然起来。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ē拦 (_________) 呼xiào(_______)
干涸(_____) 坍塌(_____)
⑵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确实大概是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郎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zhē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xiào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越发怅然起来。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ē拦 (_________) 呼xiào(_______)
干涸(_____) 坍塌(_____)
⑵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润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此诗写于王安石变法失败后。
【小题1】简要分析“竹西花草弄春柔”中“弄”的妙处。
【小题2】“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润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此诗写于王安石变法失败后。
【小题1】简要分析“竹西花草弄春柔”中“弄”的妙处。
【小题2】“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强兵,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韩婴《周公诫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悲守穷庐______
(3)子无以鲁国骄士______
(4)又相天子______
【小题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小题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强兵,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韩婴《周公诫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悲守穷庐______
(3)子无以鲁国骄士______
(4)又相天子______
【小题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小题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5.名著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设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仙女道:“大圣何在?”土地道:“大圣在园内,因困倦,自家在亭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寻他去来,不可迟误。”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 ……”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小题1】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巨著《______》。作者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小题2】选文重点写的是大闹天宫中的哪一件事?接下来还写了哪两件事?
【小题3】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大圣此时的形象。
【小题4】全书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设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仙女道:“大圣何在?”土地道:“大圣在园内,因困倦,自家在亭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寻他去来,不可迟误。”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 ……”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小题1】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巨著《______》。作者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小题2】选文重点写的是大闹天宫中的哪一件事?接下来还写了哪两件事?
【小题3】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大圣此时的形象。
【小题4】全书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进入初中以来,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黄海中学举行了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看调查表】这是我国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近五年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
你能从这个图表中找出什么规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你自己】晓华发现新同桌也爱读课外书,他想要和新同桌交朋友,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初中以来,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黄海中学举行了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看调查表】这是我国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近五年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9—13岁未成人 | 95% | 96% | 92% | 93% | 94% |
18—70岁成人 | 53% | 53% | 55% | 56% | 54% |
你能从这个图表中找出什么规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你自己】晓华发现新同桌也爱读课外书,他想要和新同桌交朋友,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