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2.其他- (共2题)
7.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板桥集·题画·竹》)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8.
(1)《谈美》的作者____________,晚年时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_”。《谈美》全书共15个话题,全部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娓娓道来。
(2)朱光潜在《谈美》的末篇《_______________》中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光潜认为对待同一个事物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即以__________为最高目的的“___________的态度”,以___________为最高目的的“_____________的态度”和以___________为最高目的的“____________的态度”。
(4)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不包含_______________,它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学会__________________,在审美过程中求得__________________。
(2)朱光潜在《谈美》的末篇《_______________》中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光潜认为对待同一个事物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即以__________为最高目的的“___________的态度”,以___________为最高目的的“_____________的态度”和以___________为最高目的的“____________的态度”。
(4)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不包含_______________,它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学会__________________,在审美过程中求得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