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根据世贸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显示,近两年全球贸易额的预测增长值有所下调,低于1993~2016年均值。 |
B.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顽强刻苦,付出努力,获得成功。 |
C.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让我国数百万学生感受到了计算机智能化在减轻学习负担、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功能强大。 |
D.这本画册精心地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
A.五则短文紧扣“民贵君轻”这个中心,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说理透彻精辟。 |
B.第4则短文中,孟子反复强调“天也”、“故曰天也”,由此可见,孟子很相信“天意”,在他的思想深处,“天意”比什么都重要。 |
C.从全文内容看,“民贵君轻”思想的根本就是赢得民心,而赢得民心的根本就是践履仁义。 |
D.孟子认为,施行仁政固然重要,但它比不上深入人心的仁义道德教化更能赢得民心重要。 |
A.①天与之,人与之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B.①得天下有道 ②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
C.①祭祀以时 ②以行与事示之者 |
D.①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②而居尧之宫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
【小题1】列各句中对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荐:举荐。 |
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现、显露。 |
C.使之主事而事治 治:统治。 |
D.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与:给予。 |
例句: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
B.三年之丧毕 |
C.夫然后之中国 |
D.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
A.选文主要阐明了孟子关于“禅让”的看法,他主张依民意而行禅让。 |
B.孟子还强调,受让者要有大贤大德,要首先经受得“主事”的考验,才有可能继位。 |
C.选文层层分析说理,并通过正反对比,把禅位让贤的道理讲得清晰透彻。 |
D.“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这句话表明孟子对夺权篡位的否定,强调了上天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他唯心主义的有神论思想。 |
(1)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2)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
B.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
C.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
D.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
A.乃去舍市傍 去:离开。 |
B.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化:教化。 |
C.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绩:纺织。 |
D.宁能衣其夫子 衣:衣服。 |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 |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
(1)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2)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3.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