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高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合称“高岑”,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诗歌具有雄壮而浑厚古朴的特点,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代的许多诗人,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使他的诗歌有一种慷慨悲壮之美。( )。在50岁之前,他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乞食度日的地步;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十余年间就从舞文弄墨的诗人一跃而成纵马疆场的将军。《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广德二年,高适被封为渤海县侯,唐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因军功而被封侯的诗人之一。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高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
B.校园里不时传来“我们毕业啦!”的兴奋欢呼声。 |
C.这里所说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
D.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
A.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人生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 |
B.而他的人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 |
C.华丽的“逆袭”完美地概括了他的人生经历 |
D.他的诗歌包含着诗人的主观意念,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A.广德二年,高适被封为渤海县侯,唐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因军功而被封侯的诗人。 |
B.广德二年,高适被封为渤海县侯,成为唐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因军功而被封侯的诗人之一。 |
C.广德二年,高适被封为渤海县侯,成为唐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因军功而被封侯的诗人。 |
D.广德二年,高适被封为渤海县侯,是唐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因军功而被封侯的诗人之一。 |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2】本诗结尾两句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最后两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抒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
古从军行①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②风沙暗,公主琵琶③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呜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④入汉家。
(注)①“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②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用以敲击巡更。③公主琵琶:指汉武帝时公主远嫁乌孙一事。④蒲桃:即葡萄。【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句先描写辛劳又单调的从军生活,又着意描写了边陲的恶劣环境,肃穆而凄凉。 |
B.三、四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征夫与远嫁公主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同样的幽怨之情。 |
C.诗歌七、八句中,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使用叠字,强化了情感。 |
D.诗中写征夫之苦,直到最后两句才画龙点睛,点出君王开边目的,显出巨大的讽喻力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