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对他的研究生提出了要求,并声称“对于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引来了众多网友,包括不少知名人士的围观、激辩。以“财”量“才”是理性的激励,还是道德的缺失?这再度成了热议话题。
一、微博交锋
@吴喜高: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那大学你还要上吗?
@董藩:不上大学更是失败。
@卜颖飞:还好我父亲不这么说!
@董藩: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狡兔2032:人生如果只为了钱,那就不需要读书了。
@董藩: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境随心变2053490893:能当上你的学生却达不到你的要求。你觉得是老师的耻辱还是学生的耻辱?
@董藩:都是耻辱。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您的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董藩: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E线短评:师道本无价,标价就掉价。
董教授此言很真实,也很刺眼。细品此话,“传道受业解惑”之师道有些变味了。
二、网络调查
你能挣到4000万吗?高学历的贫穷是否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昨日,在8万多名网友参与的一项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不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近80%的网友不认为“40岁没有4000万”就是失败,因为“努力奋斗过就好”。
“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在无数研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此言不犯众怒才怪。
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要挨骂,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不被认同的。不是穷人仇富,而是大家见不惯有人嫌贫。
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安门广场上竖起的孔子青铜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见过。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多地流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
(有删改)
【小题1】董藩说:“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小题2】文中提到北师大校训和孔子雕像,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小题3】通过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分条作答(至少答出三条)。
2.语言表达- (共4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A:光引导消费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B:我曾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
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选修课上,老师与学生打开微信,师生刷微信进行讨论交流。
把微信带进课堂,家长们是怎么看的呢?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意外地发现不少家长觉得这是件好事。有的家长说:“网络容易让人放松,有的父母就通过微信和老师交流,甚至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但也有家长质疑:“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与人进行直接交往,现在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就已经花在电脑、手机上了,如果课堂上老师还以信息化手段为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只会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
你对把微信带进课堂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语言简明连贯,言之有理;150字左右。-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