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地,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③④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①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S,170°W |
B.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 |
C.夏至日时,①地无极昼现象 |
D.当咱们参加期末考试时,①地为夏季 |
A.③④两地的半球位置相同 |
B.③④两地的温度带相同 |
C.④地所在的纬线长于③地 |
D.沂源县2018年1月5日―21日期间,③④两地的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
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关于各地降水量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3】关于乙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B.丙洲东临的大洋完全位于东半球 |
C.巴拿马运河成为丙乙两洲的分界线 |
D.赤道没有穿过丁洲 |
A.a地降水量少于b地 | B.c地降水最多于d地 |
C.e地降水量多于f地 | D.g地降水量多于f地 |
A.乙地位于印度洋板块 | B.乙地的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
C.乙地主要为白种人 | D.乙地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
3.
下图是我国人口资料统计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
A.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短缺 | B.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
C.16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增加 | D.我国城镇人口不断减少 |
A.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
B.我国人口分布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 |
C.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 |
D.我国人口东部稠密主要原因是东部居民“多子多福”传统观念强 |
4.
读下列四省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小题1】对上述四省区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小题1】对上述四省区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 | B.乙是吉林省,常受台风影响 |
C.丙是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是藏族 | D.丁是河南省,有黄河流过 |
A.①山脉东侧为华北平原 | B.②山脉西侧为江西省 |
C.③山脉北侧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D.④山脉是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
B.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
C.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
D.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
A.平原、丘陵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 |
B.我国的盆地都位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
C.太行山以西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
D.我国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 |
6.
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上图反映的自然灾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小题1】对上图反映的自然灾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自然灾害为地质灾害 |
B.此自然灾害是因为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引起的 |
C.此自然灾害主要因为夏季风势力弱引起的 |
D.此自然灾害发生时,常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
A.云贵高原 | B.四川盆地 |
C.内蒙古高原 | D.东北平原 |
7.
下图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上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小题3】2017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与之不相吻合的是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②使用私家车出行 ③选用节能灯具 ④夏季调低空调设定温度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耕地 |
B.水、耕地、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C.对于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我们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
D.我国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
A.总量丰富 | B.人均占有量少 |
C.总量缺乏 | D.人均占有量多 |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②使用私家车出行 ③选用节能灯具 ④夏季调低空调设定温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8.
“川气东送”是我国兴建的一条能源大动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该工程主干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①渝 ②黔 ③鄂 ④皖 ⑤苏 ⑥赣 ⑦沪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主干线所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
B.该工程主干线经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形区 |
C.该工程主干线经过的地区多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
D.该工程主干线经过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①渝 ②黔 ③鄂 ④皖 ⑤苏 ⑥赣 ⑦沪
A.①②④⑤⑦ | B.①③④⑤⑦ | C.①③⑤⑥⑦ | D.①②③⑤⑥ |
2.解答题- (共5题)
9.
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地的地理坐标 ,B地位于 (东、西)半球,所属的温度带 ,判断依据 。
(2)据图描述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
。
(3)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 ,判断依据
。
(4)当咱参加期末考试时,此半岛盛行 风,此时的气候特点是
。

(1)写出A地的地理坐标 ,B地位于 (东、西)半球,所属的温度带 ,判断依据 。
(2)据图描述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
。
(3)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 ,判断依据
。
(4)当咱参加期末考试时,此半岛盛行 风,此时的气候特点是
。
10.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位于不同的区城,确定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列举图中珠江的一条水文特征: ,并分析原因 。
(3)某沈阳的中学生今年将乘火车去城市B过春节,请你设计一条合适的铁路线:沈阳—
— 线—— 线——B.
(4)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底层架空,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楼顶尖,坡度大。请分析这种房屋结构的优点: _____(任答一条即可);这种特色民居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__ 。
(5)贵阳1月平均气温7.2°C,7月平均气温23.9°C;上海1月平均气温2.4°C,7月平均气温28.0° C。贵阳和上海相比,“寒暑适中”的原因是:

(1)AB位于不同的区城,确定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列举图中珠江的一条水文特征: ,并分析原因 。
(3)某沈阳的中学生今年将乘火车去城市B过春节,请你设计一条合适的铁路线:沈阳—
— 线—— 线——B.
(4)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底层架空,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楼顶尖,坡度大。请分析这种房屋结构的优点: _____(任答一条即可);这种特色民居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__ 。
(5)贵阳1月平均气温7.2°C,7月平均气温23.9°C;上海1月平均气温2.4°C,7月平均气温28.0° C。贵阳和上海相比,“寒暑适中”的原因是:
1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 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此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
(2)A、B、C、D四地中, 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为了缓解此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实施了“ ”,除该工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做法是 。
(3)分析A、D两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
分析D区产生此土地利用类型的原因是 。
(4)A地区位于我国 (区域), (地形区)。

(1)A、B、C、D四地中, 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此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
(2)A、B、C、D四地中, 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为了缓解此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实施了“ ”,除该工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做法是 。
(3)分析A、D两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
分析D区产生此土地利用类型的原因是 。
(4)A地区位于我国 (区域), (地形区)。
12.
读下图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国界线漫长,邻国众多,其中①为 (国家)。
(2)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其中②为 ,其西侧的地形区是 ;③为 ,③的主峰每年大约增高1.27厘米,
解读其增高的原因是 。

(3)上图为a河的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并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 ;b河在图中所示的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4)cd为行政中心,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为 (填字母及名称),并分析原因 ;比较两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主要农业部门 。
(5)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区,试分析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1)我国国界线漫长,邻国众多,其中①为 (国家)。
(2)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其中②为 ,其西侧的地形区是 ;③为 ,③的主峰每年大约增高1.27厘米,
解读其增高的原因是 。

(3)上图为a河的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并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 ;b河在图中所示的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4)cd为行政中心,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为 (填字母及名称),并分析原因 ;比较两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主要农业部门 。
(5)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区,试分析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