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中心中学2017届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八上巩固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457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8

1.选择题(共14题)

1.
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
2.
自然地理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滚滚东流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
3.
下图是我国人口资料统计图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短缺B.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C.16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增加D.我国城镇人口不断减少
4.
(2017娄底模拟)下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
A.①山的南侧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牦牛在觅食
B.②山的南侧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C.③山的北侧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D.④山的东侧水田连片,秋季稻谷飘香
5.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6.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两大农业区域,即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农业区域和以畜牧业为主的西部农业区域。这两大农业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些分界线相重合?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秦岭—淮河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粗实线表示山脉),对其有关分析不可信的是(   )
A.甲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B.乙省(区)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其东北方向。
C.丙省(区)简称晋,其山脉是高原与平原分界线。
D.丁省(区)中山脉是南岭,四省中丁省气温年较差最大。
8.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季风气候显著B.雨热同期C.夏季普遍高温D.气候复杂多样
9.
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莱播种面积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10.
下图表示2014年广东省、山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四省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万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
A.山西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
B.山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
C.云南省、福建省、山西省、广东省
D.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云南省
【小题2】甲省级行政区铁路货运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丰富B.地形平坦C.人口众多D.河流缺少
【小题3】乙和丁的货运方式结构比较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地势 ③产业结构 ④经济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
复种指数是指区域内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大,说明耕地利用率高。下图示意1998—2012年我国四大区域复种指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部、东部地区复种指数高于西部、东北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
C.水热丰富D.光照充足
【小题2】东部地区复种指数呈下降趋势,会引起
A.城市化水平上升B.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C.我国粮食产量下降D.农业抗风险能力降低
12.
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
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13.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4.我国汉代曾发明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用的“孔明灯”,“孔明灯”腾空而起的原因是:燃料燃烧是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起来.如图所示,已知孔明灯的质量m=0.2kg,体积恒为V=1m3,空气初始温度t0=27°C,大气压强p0=1×105Pa,该条件下空气密度ρ0=1.2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孔明灯制作材料的体积.孔明灯底部开有开口,其他部分封闭.对灯内气体缓慢加热,直到灯刚能浮起来,求:

①假设灯内气体可收集在一起,请简要说明气体缓慢加热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灯刚能浮起时灯内气体密度ρ;

③灯刚能浮起时灯内气体温度t.

2.解答题(共3题)

15.
(2016·湖北随州)读我国沿北纬32°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海拔、地形区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图中A地形区是  (填名称),本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
C.海拔高,气温低
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3)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填字母)。受地势影响,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经三级阶梯,    河段落差大,水流急,集中了我国约1/2的可利用水能资源。 
(4)    (山脉名称)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和丘陵低地交错分布,夏季     (气候特点),是我国重要的   (填“水田”或“旱田”)农业区。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灾害频繁。 
16.
我国区域差异显著,自然、人文条件各异。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小强刚刚旅游回来,在他的旅游札记中有这样的记录“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
(1)材料二中小强所去的区域是 (填字母),该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区域A与B的分界线是 山和祁连山,其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城镇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其原因是 。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该资源属于 (可再生资源或非可再生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资源运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其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一条即可)。
(3)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 ,有利于作物生长。通过大面积开荒“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一条即可)。东北三省主要依靠   条件,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核心城市是 。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呈现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     
17.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阶梯的分界线.
(2)在③④⑤三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_(填数字代号).
(3)在图中A、B、C、D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两个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两个地区(填字母代号).
(4)B区域与C区域的界线是②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河流)一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__________℃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__________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__________地区分界线.
(5)A区域突出的自然特点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中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区域突出的自然特点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