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市部分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456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9

1.选择题(共19题)

1.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俄罗斯、韩国B.日本、菲律宾
C.印度、文莱D.马来西亚、缅甸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B.东海
C.南海D.黄海
3.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领土最东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上
D.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4.
假如你在路上看到了一辆车,车牌号为“鲁M66588”,你认为这辆车的属地应该是( )
A.河南省B.海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
5.
中国是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人口数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B.汉族
C.回族D.满族
6.
夏季风进退会影响雨带推移,如果雨带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 )
A.南涝北旱B.南旱北涝
C.东涝西旱D.东旱西涝
7.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B.黑龙江
C.漠河D.托克逊
8.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图例①②③④所示地区分别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 ①旱地种植业 ②水田种植业 ③畜牧业  ④林业
B. ①旱地种植业②水田种植业③林业④畜牧业
C. ①水田种植业②旱地种植业③畜牧业④林业
D. ①水田种植业②旱地种植业③林业④畜牧业
【小题2】造成①、②两地区农业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土壤    B. 地形
C. 气候    D. 光照
9.
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陇海线可以直达乌鲁木齐市
B.①铁路与陇海线交会于徐州
C.②城市是宝成铁路线的起点
D.③城市位于京九铁路线上
10.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B.C.D.
11.
贝贝一家暑假从郑州出发乘火车旅游,带回家的照片记录了他们在西安、兰州、吐鲁番等地的合影。请你判断贝贝全家的乘车路线是
A.京哈—京广线B.宝成—成昆线
C.兰青—青藏线D.陇海—兰新线
12.

2016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及生活状况,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农村1142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3:1,数据说明我国(    )

13.

2016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及生活状况,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农村1142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3:1,数据说明我国(    )

14.
下列选项中高新技术密集区与其中心对应错误的是
A.环渤海——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B.沿长江——上海高新区
C.东南沿海——广州高新区
D.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西安-杨凌高新区
15.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业
16.
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  )
A.便于雨水下泻B.便于更快散热
C.便于空气流通D.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7.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B. B区域平原面积广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C. ①处为昆仑山脉
D. ④处为云贵高原
【小题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 是图中的②处
D. 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18.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9.我国汉代曾发明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用的“孔明灯”,“孔明灯”腾空而起的原因是:燃料燃烧是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起来.如图所示,已知孔明灯的质量m=0.2kg,体积恒为V=1m3,空气初始温度t0=27°C,大气压强p0=1×105Pa,该条件下空气密度ρ0=1.2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孔明灯制作材料的体积.孔明灯底部开有开口,其他部分封闭.对灯内气体缓慢加热,直到灯刚能浮起来,求:

①假设灯内气体可收集在一起,请简要说明气体缓慢加热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灯刚能浮起时灯内气体密度ρ;

③灯刚能浮起时灯内气体温度t.

2.解答题(共4题)

20.
读我国地形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高原,在第_____级阶梯上;B_____盆地,C_______高原,在第_____级阶梯上;D_____平原,在第____级阶梯上。
(2)图中“”表示的区域海拔多在______米以上。
(3)图中“□”表示的区域,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4)“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河流的流向多是向_____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1.
读中国铁路运输略图,请你为北京的青青同学外出旅游出谋划策。

(1)在图中把沪昆线描粗。用“▲”在图中标出铁路枢纽郑州。
(2)放暑假了,青青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坐火车去广州旅游,选择最佳的铁路线是 线。
(3)到达广州后,如果青青想去香港旅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乘    ;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又想节省时间,如果想去乌鲁木齐,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4)青青的哥哥在武汉经商,他要经郑州到吐鲁番进水果,走最近铁路线,经过的铁路线是 、陇海线、兰新线。他不可能从新疆大量购买的水果是(双选) (  )
A.葡萄B.哈密瓜C.柑橘D.香蕉
22.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上找到并描划出农耕区与牧区的界线。
(3)C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划分该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4)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①      ②    .
     ④   ⑤    。
(5)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D   E   。
23.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 D
(2)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②  (山脉)。
(3)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在④ (省份简称)注入    洋。
(4)图中所示沿铁路线⑥从北京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六月,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