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456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9/26

1.选择题(共11题)

1.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俄语C.法语D.汉语
2.秦朝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3.
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是(    )
A.韩国B.日本C.朝鲜D.印度尼西亚
4.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一“主轴”的起点是当时的(    )
5.
澳大利亚是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其首都是(  )
A.伦敦B.堪培拉C.巴黎D.悉尼
6.我国古代“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7.
以下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地震灾害
D.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从陆地吹向海洋
8.隋朝时,要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经大运河运抵余杭,正确的路线是(    )
9.
每年的3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北京是(    )
A.全国的政治中心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D.全国的金融中心
10.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1.我国汉代曾发明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用的“孔明灯”,“孔明灯”腾空而起的原因是:燃料燃烧是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起来.如图所示,已知孔明灯的质量m=0.2kg,体积恒为V=1m3,空气初始温度t0=27°C,大气压强p0=1×105Pa,该条件下空气密度ρ0=1.2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孔明灯制作材料的体积.孔明灯底部开有开口,其他部分封闭.对灯内气体缓慢加热,直到灯刚能浮起来,求:

①假设灯内气体可收集在一起,请简要说明气体缓慢加热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灯刚能浮起时灯内气体密度ρ;

③灯刚能浮起时灯内气体温度t.

2.填空题(共2题)

12.
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小明,计划在中考之后出国旅游,他想在7月份乘轮船去足球王国—巴西游玩。读“巴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小明依次经过太平洋, (南北美洲分界线),大西洋到达巴西。观光之余,他还想去亚马孙平原探险,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的  分布区。
(2)纬度位置即某区域所处的一个大概纬度范围。根据图中提供的纬度数值简要描述巴西的纬度位置,并推断其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   
(3)小明到达巴西的时候,我国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怎样的?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1中①所示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图2为该区某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请描述其气候特点。
(2)图1中A城市是长江干流上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该城市是 ,其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王先生从图中A城市出发,坐火车走最近线路经株洲、贵阳到昆明出差,将经过铁路干线     、贵昆线到达目的地。
(3)台湾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受哪些条件的影响?  (答出两点即可)

3.解答题(共1题)

14.
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黄河发源于 山脉,自西向东注入渤海。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请写出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太行山脉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 (填地形区)的分界线。
(3)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发电,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附近河段中,水能资源丰富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在富饶的河套平原,人们利用河水,发展    农业(填河谷农业或灌溉农业)。
(4)图中A、B两个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