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7题)
8.
读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小题2】该地年降水特点是()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 | 7 | 9 | 13 | 16 | 20 | 23 | 22 | 19 | 15 | 10 | 7 |
降水(毫米) | 45 | 23 | 41 | 49 | 43 | 29 | 16 | 27 | 52 | 89 | 71 | 53 |
【小题1】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A.15℃ | B.16℃ |
C.17℃ | D.18℃ |
A.夏多冬少 | B.冬多夏少 |
C.全年干旱 | D.全年湿润,降水均匀 |
9.
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多盖尖顶瓦房,主要原因是( )
A.尖顶瓦房比较美观 | B.当地降水多,雨季长,尖顶有利于排水 |
C.该地常有台风光临,尖顶可以减少对台风的阻力 | D.南方雨天多,光照不足,尖顶有利于屋内的热量聚集 |
2.解答题- (共4题)
18.
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读图回答.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它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 运河.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 洋到达C洲,C洲是 洲.
(2)①处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 (东或西)半球,②点的经纬度是:( , ).
(3)北京的玲玲过暑假时,图中非洲好望角的季节是 季.晚餐后,玲玲在网上与远在华盛顿的表姐进行视频聊天,表姐对她说“早上好”,玲玲觉得很奇怪.你认为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它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 运河.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 洋到达C洲,C洲是 洲.
(2)①处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 (东或西)半球,②点的经纬度是:( , ).
(3)北京的玲玲过暑假时,图中非洲好望角的季节是 季.晚餐后,玲玲在网上与远在华盛顿的表姐进行视频聊天,表姐对她说“早上好”,玲玲觉得很奇怪.你认为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9.
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 带,B地位于 带.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纬度、海陆、地形).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 地,夏季多雨的是 地.B地可以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 .
A.亚欧大陆东岸 B.亚欧大陆西岸 C.亚欧大陆内部
(3)读图可判读B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分别描述气温和降水)
(4)A地大部分位于哪条纬线附近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 带,B地位于 带.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纬度、海陆、地形).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 地,夏季多雨的是 地.B地可以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 .
A.亚欧大陆东岸 B.亚欧大陆西岸 C.亚欧大陆内部
(3)读图可判读B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分别描述气温和降水)
(4)A地大部分位于哪条纬线附近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20.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世界人口空间分布 (均匀/不均匀),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2)乙、丁分别对应的气候类型图中的 和 。影响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下列四个选项能解释乙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丁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4)根据下图小朋友的描述,他生活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他经常到清真寺参加
宗教活动,他应该是 教的教徒。


(1)世界人口空间分布 (均匀/不均匀),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2)乙、丁分别对应的气候类型图中的 和 。影响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下列四个选项能解释乙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丁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
(4)根据下图小朋友的描述,他生活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他经常到清真寺参加
宗教活动,他应该是 教的教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