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古丈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42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1

1.选择题(共26题)

1.
放寒假了,长沙的某学生来湘西旅游,他想游览凤凰古城、红石林、坐龙峡、矮寨大桥等景点。作为东道主,你给他推荐哪一种导游图比较恰当
A.世界政区图B.湖南地形图C.湘西气候图D.湘西旅游图
2.
图幅大小相同的下列地图,表示的内容最简单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湖南地图D.古丈县地图
3.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D.20°W,160°E
4.
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5.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起伏小,这句话描述的地形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
6.
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
A.板块内部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环大西洋沿岸D.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7.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B.巴西高原
C.德干高原D.南非高原
8.
在CCTV﹣1的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
A.B.C.D.
9.
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地球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遗迹B.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海岛涨潮时被淹没,退潮时露出
10.
下面是关于美国某汽车制造车间的描述:“许多零部件是由韩国提供的,钢材是用巴西的铁矿石炼制的,制造轮胎的橡胶来自泰国,部分工人来自墨西哥”。上面的经济活动说明
A.美国缺乏铁矿石B.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密切
C.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D.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
11.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12.
关于各大洲的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伊士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B.巴拿马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C.白令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13.
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
14.
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是1.20%,死亡率是1.08%,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20%B.2.28%C.0.12%D.12%
15.
终年高温多雨是描述哪种气候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6.
我国南部的海南岛终年如夏,而北部的黑龙江冬季漫长.形成这种不同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地势
17.
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B.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少,西岸降水较多。
18.
下列短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D.阴转多云
19.
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分布在(  )
A.热带雨林地区B.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C.干旱的沙漠地区D.高山高原地区
20.
下列属于人们常说的聚落的是:
A.漂泊在大海中的渔船B.森林中护林者居住的小屋
C.发生战争时难民居住的账篷D.湖南省省会长沙
21.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西班牙B.英语
C.俄语D.汉语
22.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东部B.北美洲的东部
C.非洲的中部和南部D.欧洲西部
23.
世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是:
A.人口多少B.政治体制的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D.面积的大小
25.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商业贸易B.交通运输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26.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0°经线和 180°线B.20°E,160°W
C.0°经线和 0°纬线D.20°W,160°E

2.解答题(共4题)

27.
读下列图一图二回答问题。

(1)在图一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_点,位于温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点。A在C的____________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图二丁的位置时,一年当中古丈的白昼时间达到最_____(长或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3)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自转造成的是(_____)。
A.五带的划分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D.四季变化
(4)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_________千米。
28.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 ;B _________ 。
(2)D地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
(3)该图根据_______判断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____。
29.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 
(2)请将图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A._________B.___________
(3)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填大洲名称)。
30.
下表是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根据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C)
-4
-2
8
10
19
23
25
22
20
15
6
-1
降水量(㎜)
10
20
30
40
50
60
190
200
90
40
20
10
 
(1)分析此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
(2)分析此地最热月出现在 月,最冷月出现在 月。4分。
(3)在下面坐标图中绘制气温曲线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6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