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小题1】“鹦鹉螺号”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 |
B.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印度洋 |
C.印度洋一太平洋一大西洋 |
D.印度洋一大西洋一太平洋 |
“今天恰好是3月20日,明天21日是春分,太阳以后就要没入水平线下,有六个月不能出来,太阳不见,极圈的长夜时期就开始了,从九月中的秋分日起,它在北方天际出现,沿着长长的螺旋线上升,直到12月21日。”(摘自《海底两万里》)
原文中描述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回南天”是一种天气现象,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下图为某城市“回南天”天气过程气温变化图。
【小题1】“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 | B.![]() | C.![]() | D.![]() |
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②气温大幅升高③持续高温④空气湿度加大⑤狂风暴雨
A.①—④—⑤ | B.①—②—④ | C.②—①—⑤ | D.③—④—⑤ |
A.北京 | B.哈尔滨 | C.广州 | D.乌鲁木齐 |
①干燥剂 ②防风镜 ③加湿器 ④除湿机 ⑤润唇膏 ⑥电吹风
A.②③⑥ | B.①④⑥ | C.①②④ | D.②③⑤ |

【小题1】芬兰
A.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B.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
C.地势由南向北降低 | D.位于中纬度,气候干燥 |
A.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
B.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
C.城镇主要集中分布在丘陵地区 |
D.首都赫尔辛基四季温暖、气候宜人 |

【小题1】图中梯田主要分布在
A.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 B.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沿海地区 |
C.亚欧大陆的中低纬度 | D.西半球的热带地区 |
A.气温 | B.降水 | C.河流 | D.地形 |
A.发展旅游 | B.扩展耕地 | C.便于运输 | D.传承文化 |

【小题1】我国人口
A.自然增长率1982年后降到10%。以下 | B.增长速度总体波动下降 |
C.近十年总量保持稳定 | D.总量逐年下降 |
A.劳动人口比重下降 | B.老年人口比重减少 |
C.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 D.人口总量大幅增加 |
A.![]() | B.![]() | C.![]() | D.![]() |
手机购物APP销售的产品分类中有“特产馆” 一类,经营各地特色产品。下图为中国政区示意图及各特产馆特色产品图片。
【小题1】“晋鲁豫”特产馆产品的主要产地最可能位于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主要位于北方地区,适合生长脐橙、柑橘等水果 |
B.河湖众多,农副产品丰富,出产板鸭等美食 |
C.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出产米粉、米酒 |
D.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盛产优质茗茶 |
A.藏——绿洲农业、畜牧业 | B.新——渔业、河谷农业 |
C.内蒙古——畜牧业、灌溉现 | D.青——水田现、林果业 |
A.苏——生鲜水产——航空运输 | B.沪——江南小吃——水路运输 |
C.浙——罐头零食——铁路运输 | D.皖——高邮鸭蛋——公路运输 |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界地带,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环境优良,被人们称为宜居地带。下图为西南宜居地带示意图及西昌、长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小题1】西南宜居地带
A.地势平坦开阔 | B.位于川、滇、湘交界处 |
C.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 D.航运便利,交通发达 |
A.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 B.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
C.冬季降水多,空气清新 | D.年降水量多,物产丰富 |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香港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对比表
A.产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加强 | B.产品单一、市场范围缩小 |
C.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增加 | D.产品价格提升,利润降低 |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制造业 | B.发挥香港地区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条件 |
C.发展交通,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 D.利用广阔的土地面积,拓展城市规模 |

【小题1】航线的开通促进了台胞回乡寻根探亲,这充分反映台湾和大陆海峡两岸
A.自然地理环境相同 |
B.地质上属同一个大陆板块 |
C.经济发展特色相同 |
D.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深厚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
B.平原为主,种植面积广阔 |
C.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
D.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 |
A.资金、技术 | B.资源、劳动力 | C.市场、政策 | D.资金、劳动力 |
“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下图为陕西省地图。
【小题1】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A.秦岭、渭河 | B.秦岭、淮河 |
C.陕南山地、黄河 | D.太行山、汾河 |
A.均属于黄土高原地区 |
B.均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
C.境内河流均易发生凌汛 |
D.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
A.气温 | B.降水 | C.光照 | D.水源 |

【小题1】五月,从午门进入故宫后
A.一直向北走到御花园赏凌霄花 | B.向西北走可以到寿康宫赏芍药花 |
C.向东北走到慈宁花园赏芍药花 | D.向东北走到乾隆花园赏榆叶梅 |
A.政治中心 | B.文化中心 | C.经济中心 | D.国际交往中心 |
①提高故宫职工的经济收入 ②提高故宫的影响力 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④禁止游客进入故宫实现保护目的 ⑤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⑤ |

【小题1】图中提供的信息有
①经过道路 ②行进方向 ③海拔高度 ④路程用时 ⑤天气状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A.5千米 | B.15千米 | C.22千米 | D.32千米 |
2.解答题- (共4题)
40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2)400N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 (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 ,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选择填空)
①晴天多,光照强 ②深居内陆,地势低平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华北平原是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
华北平原某地气象数据
中国与非洲各国交往合作日益密切,前往非洲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寒假期间,北京某中学两位同学分别去非洲甲、乙两国旅行。

(2)开学后两位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游记。把符合对甲、乙两国描述的语句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体验了沙漠中骑骆驼,看到世界文化遗产-金字塔;
②这里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很大,大象、狮子、斑马等动物在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
③这里的棉制品很有名。当地特色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在大街小巷中的店面中购买到,多为白色,既透气又方便;
④这里正午太阳下的影子是朝向南方,所以这里酒店房间都是北面朝阳;
⑤参观了钻石加工厂,这里钻石和黄金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甲国: 乙国:
(3)两位同学旅行之后,继续探究学习,查阅资料了解甲国的经济发展。
资料:甲国的旅游、运河、石油及天然气是其主要外汇来源产业。旅游收入由2017年的44亿美元上涨到2018年的98亿美元,运河过河费收入由2017年的49亿美元上涨到2018年的57亿美元,石油及天然气产話出口由2017年的6.6%上涨到2018年的8.8%。
请你选择甲国的一个主要外汇来源产业,说明其发展的优势条件。答案示例:石油天然气产品出口;该国石油储量丰富,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贵州省曾经被形容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近年来,当地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左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右图为贵州省典型气候类型的气候数据图。
① 西高东低,起伏大;② 以高原山地为主;③ 耕地面积小,城市发展空间不足;④ 耕地广阔连片,利于大规模耕作;⑤水土流失;⑥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⑦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⑧全年炎热,降水集中在秋季;⑨降水量较大,降水天数多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内陆地区,地势 ,平原狭小导致 ,为获得更多土地资源,人们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砍伐植被、开垦坡地,造成 , 的气候特点极易诱发山区的 ,使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崎岖致使交通不便,也阻碍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2)读表可知,2015〜2017年贵州省播种面积增加的是 作物,从生态和经济角度说出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整的积极影响。
2015〜2017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3)近年来,贵州省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大力打造“黔货出山”,让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助力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修文县的猕猴桃就是众多“出山黔货”之一。

阅读资料“小小猕猴桃的自述”,举例说出贵州省助力“猕猴桃出山”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其影响因素。(至少说出两条)
永定河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2019年3月19日“黄河水正式汇入永定河”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老师带领同学们展开了主题为“认识永定河”的小组探究 活动。
第一小组以“定定河流域概况”为主题进行研究,查阅到永定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在空格处填上适当词语,将记录补充完整。
第二小组以“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城”为主题进行研究。
永定河流经北京境内河段长159.5公里,是境内最大、最古老的河流。河流在门头 沟三家店附近流出山区,形成广阔而低平的冲积平原。古代先民在这里定居、繁衍,从 最初的村落逐步发展成了人口密集、经贸繁盛的城市。从蓟城初立,到战国燕都、唐幽 州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几乎都是以永定河为主要水源发展起来的。唐代起,永定 河成为物资运输的重要航道。永定河中、上游森林茂密,为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木材、 木炭等生产生活用品。
(2)阅读资料,说出永定河在北京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小组以“永定河水患”为主题进行研究。
永定河流经山区面积广阔。在金代以前,永定河上游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元定都 以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在上游山区政伐了大量木材,使流域内的植被遭到严重破 坏,每到雨季,大量泥沙被暴雨裹挟而下,沉淀在下游永定河的河床,永定河成为北方 有名的害河。因多次决堤改道,永定河被称为“无定河”,直到清康熙年间,修筑长堤, 河道才基本固定,被赐名“永定河”,以祈求大河永远安定。
(3)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帮助他完成对 永定河水患灾害发生原因的总结。
第四小组以“永定河的环境问题与治理”为主题进行研究,收集了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制作了资料卡,并了解了永定河跨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①水资源总量丰富 ②水环境承载能力低 ③洪涝灾害频发,河流改道
④涵养水源能力差 ⑤入海水量小 ⑥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⑤⑥ | C.③④⑤⑥ | D.①②④⑤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