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高新经济开区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38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8

1.选择题(共20题)

1.
目前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A.美国B.埃及C.日本D.印度
2.
下面关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污染指数大,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
B.污染指数大,空气污浊,对人体健康有害
C.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优
D.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3.
小薇暑假随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关于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②地阳光明媚,种植着葡萄、柑橘等作物
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D.④地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令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的分界线
B.太平洋的面积大致和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洋的面积相当
C.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洋是大西洋
D.相对而言,陆地较多的半球是东半球和北半球
6.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平原地形的是( )。
A.B.C.D.
7.
世界上最破碎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极洲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⑪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⑪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10.
麦哲伦环球一周所走的路线经过了六大板块中的几大板块( )
A.3个B.4个C.5个D.6个
11.

请选用以下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句意连贯,表意完整,词语顺序不拘,字数40字左右。

烦琐  迷惘  尴尬  油然而生  潸然泪。

12.
下列关于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南部分布有热带草原气候
B.“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反映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C.非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D.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影响
13.
下列对世界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升高
B.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C.同纬度的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14.
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秋
15.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业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等工作
16.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7.
下面人种中不属于黄色人种的是(   )
A.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B.美洲的印第安人
C.欧洲的马札尔人D.南亚的印度人
18.某人检测了肺气泡、动脉血、静脉血和组织等四处O2 (氧气)和CO2(二氧化碳)含量(即气体分压),其中表示静脉血中O2 和CO2 的含量的一组是 (   )


19.
美国某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非主要目的是(   )
A.看好了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B.中国有优秀而又廉价的人才
C.设计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软件D.增加中国的就业
20.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解答题(共3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 每年1月,沙特阿拉伯的宗教圣地麦加经常发生朝觐者大规模踩踏惨剧,每次都至少有数百人在事件中死亡。
材料二 叙利亚武装冲突持续一年多,全国死亡人数已超过9000人,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和平居民。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反复斡旋,叙利亚政府终于同意停火。在过去的一年里,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相继爆发冲突,多米诺骨牌式的政治浪潮催生了数个新生政权。但在新旧政权交替之际,政局动荡导致经济萧条、民怨沸腾,困境中的各国政府疲于应对,却无法力挽安全局势恶化之狂澜。
材料三 从伊朗核问题引发的对伊朗军事实力的关注,到伊朗总统强势回应美国压力,直到近期伊朗连续宣布对欧洲国家实施石油停运,伊朗再度成为世界焦点。美国频发警告,伊朗扬言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战争悬疑在全球扩散。
材料四 中东地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__________教的圣地。
(2)三段材料中提到的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朗三国中不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是______。
(3)专家预测,M海几千万年以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请解释原因_______。
(4)D国的地形以_______为主。
(5)下列内容与图示地区实际情况相符的有 (______)
①有丰富的矿物能源 ②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
③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较密集的黑人分布
⑤重要的交通和战略位置 ⑥较高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A.①②③B.①③⑤C.④⑤⑥D.①⑤⑥
(6)图中L处为 __________(海湾),进出此海湾的油轮必须经过 ___________海峡。
(7)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地中海在海洋运输上的重要性_________。
22.
读地形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迎风坡为____________坡,背风坡为____________坡。
(2)降水多的坡为____________坡。
(3)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2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____ (沿海/内陆)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的形态因自然环境而异,有的聚落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延伸呈 ____(团块/条带)状。
(3) ____(非洲/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4)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 ____(北/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 ____(北/南)部。
(5)从海陆位置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 ____(沿海/内陆)地区
(6)从地形来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 ____(平原/山区)地区,高原、山地则经济比较落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