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3.
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
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
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
5.
【小题2】航行中经过的热量带有( )
①北温带
②热带
③南温带
④南寒带
【小题3】N大洲是( )
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读航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
①北温带
②热带
③南温带
④南寒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北美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南美洲 |
6.
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7.
【小题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
【小题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1100mm | B.255mm | C.41mm | D.51mm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
10.
下图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
【小题2】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

【小题1】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D.全年高温多雨 |
A.赤道附近 | B.北回归线附近 |
C.南回归线附近 | D.极地附近 |
11.
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的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
B.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C.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
D.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纠纷也会不断增加,解决国际贸易仲裁和协调的机构是 ( )
A.联合国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 | D.世界贸易组织 |
2.解答题- (共3题)
17.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A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②________。
(3)E与D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A与B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
(4)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A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②________。
(3)E与D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A与B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
(4)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
18.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回答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
(2)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
(3)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___,联系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
(5)图中M、N两处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处,原因________。
(6)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符合下列________的气候资料。

(1)由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
(2)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人类活动影响 | D.地形地势因素 |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
(5)图中M、N两处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处,原因________。
(6)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符合下列________的气候资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